发病时间:不清楚
怎么分辨母乳性黄疸?
补充说明:怎么分辨母乳性黄疸?
a******W 2019-07-18 12:5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相比较,两者的黄疸出现时间及黄疸高峰时间均相似,但母乳性黄疸在生后第3~4天,胆红素的峰值可超过生理性黄疸的平均值。此间哺乳、发育等均正常,大便色黄或淡白。病因尚不清楚,有专家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肝肠循环增加有关,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此酶主要来源于母乳,这种酶可以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游离胆红索,使肠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加之乳婴的肠蠕动较慢,致使吸收增多,而出现了母乳性黄疸。
随着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也有逐年上升趋势,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出现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而发生,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又加重,即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持续到第2-3周,部分患儿黄疸持续2-3个月后消失。母乳性黄疸特点,为不伴有贫血,无任何临床症状,生长发育好,一旦停喂母乳,两到三天黄疸可迅速消退。如果再开始给予母乳喂养,黄疸可稍加重,再停母乳喂养,两到三天黄疸又可迅速消退,据此即可诊断。在新生儿黄疸原因中,有一种原因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肯定与母乳有关系的黄疸。目前常将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2019-07-22 00:26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母乳性黄疸常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或者减退后又加重,可持续至数月,多于生后3-8天出现,1-3周达高峰,6-12周消退,停止母乳喂养3天,胆红素会下降50%。之后再恢复母乳喂养的话,胆红素又会升高时7-51umol/L。但却不会达到原来那么高了,就可以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2019-07-18 13:28
举报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多发人群:婴幼儿
典型症状: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临床检查: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利肝隆颗粒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当飞利肝宁胶囊
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内蕴证者,症见脘腹痞闷、口干口苦、右胁胀痛或不适、身重困倦、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