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母乳性黄疸> 怎么分辨母乳性黄疸?

怎么分辨母乳性黄疸?

发病时间:不清楚

怎么分辨母乳性黄疸?

补充说明:怎么分辨母乳性黄疸?

a******W 2019-07-18 12:55

母乳性黄疸 体重增加 黄疸 生理性黄疸 胆红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哺乳 发育 大便 葡萄糖 结合胆红素 贫血 新生儿黄疸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王改平 主治医师 邢台改平医院

擅长:儿科常见病以及孩子中药调理厌食,不长个

提问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相比较,两者的黄疸出现时间及黄疸高峰时间均相似,但母乳性黄疸在生后第3~4天,胆红素的峰值可超过生理性黄疸的平均值。此间哺乳、发育等均正常,大便色黄或淡白。病因尚不清楚,有专家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肝肠循环增加有关,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此酶主要来源于母乳,这种酶可以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游离胆红索,使肠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加之乳婴的肠蠕动较慢,致使吸收增多,而出现了母乳性黄疸。
随着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也有逐年上升趋势,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出现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而发生,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又加重,即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持续到第2-3周,部分患儿黄疸持续2-3个月后消失。母乳性黄疸特点,为不伴有贫血,无任何临床症状,生长发育好,一旦停喂母乳,两到三天黄疸可迅速消退。如果再开始给予母乳喂养,黄疸可稍加重,再停母乳喂养,两到三天黄疸又可迅速消退,据此即可诊断。在新生儿黄疸原因中,有一种原因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肯定与母乳有关系的黄疸。目前常将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2019-07-22 00:26

举报

医生回答(1)

董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母乳性黄疸常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或者减退后又加重,可持续至数月,多于生后3-8天出现,1-3周达高峰,6-12周消退,停止母乳喂养3天,胆红素会下降50%。之后再恢复母乳喂养的话,胆红素又会升高时7-51umol/L。但却不会达到原来那么高了,就可以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2019-07-18 13: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母乳性黄疸 (喂养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