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如何检查心脏震颤?
补充说明:如何检查心脏震颤?
2021-07-18 22:4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检查心脏震颤通常包括超声心动图、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
1.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是通过高频率声波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可以检测到心脏震颤。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心脏震颤轻微且没有其他异常,可能表明为生理性震颤,无需特殊治疗。但若发现严重的心脏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则可能提示为病理性震颤,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2.心电图
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信号来评估心脏健康状况的检查方法,可以检测到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震颤。正常的心电图结果表明没有明显的心律失常或传导问题。但若出现异常的P波、QRS波群或T波形态,则可能表示存在轻度至中度的心脏震颤。
3.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可连续监测数小时甚至数天的心电信号,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心跳情况及是否存在心脏震颤。如果在动态心电图中发现频繁的快速性或缓慢性心跳事件,则可能是由于心脏震荡引起的。这可能表明存在潜在的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
在进行上述检查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平静心态,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准备。
2022-08-29 21:1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生理性震颤:多见于肢体的远端,呈姿势性震。震幅较小,肉眼难以觉察。若以纸片放在向前平伸的指背上,则颤抖较为容易发现。震颤的频率随年龄变化,一般在9岁以下约为6次/秒;16岁时约为10次/秒;40岁以后震颤的频率又开始减慢,至70岁左右又恢复到6秒/秒。除手部外,震颤尚可见于眼睑、舌肌、躯干与下肢等部位。 生理性震颤是良性震颤的一类。良性震颤也叫单纯性震颤,是批没有脑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的震颤。临床上常见的良性震颤主要有生理性震颤和功能性震颤两大类。原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ET)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又称为特发性震颤、良性震颤。
症状起因:1/3以上的患者有家族史,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已确认2个致病基因位点,定位于3q13(FET1)和2p22-25(ETM或ET2)。 良性震颤是遗传性震颤,约60%患者有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在65~70岁前出现外显。Gulcher等发现本病致病基因位于3q13,称为FET1,Higgins等将致病基因定位于2p22~25,称为ETM或ET2,发现ETM可能是三联体重复序列,此基因定位在另两个家族性特发性震颤家系得到证实。也有报道本病患者的性染色体有异常,少数男患者出现XXY和XYY。家族性ET临床表现多样性提示可能存在遗传异质性,预示可能会发现新的基因位点。
就诊科室:内分泌、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