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导致抽搐?

精选回答(1)

王莎莎 主治医师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的营养支持治疗

提问

电解质紊乱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引起钠代谢紊乱,血浆中钠离子浓度降低,钠离子流失过多,水相对增多。肾功能损害也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出现肾上腺功能低下等现象。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中毒,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电解质紊乱的严重后果是肌肉抽筋,意识模糊,易昏厥,昏迷,心率减慢,羊癫风发作,心悸等。

2022-09-26 22: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当缺水多于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容量。如继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高,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最终是细胞内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的程度。脑细胞缺水将引起脑功能障碍。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