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由什么释放?

精选回答(1)

支忠继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疑难杂症。

提问

抗利尿激素一般是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控引起的。抗利尿激素是一种由脑垂体分泌的肽类激素,主要作用是调节水的代谢,可以减少尿液的形成。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控,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异常时,可能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常见的原因有精神紧张、寒冷、麻醉、性交、月经期、饮酒、外伤、手术等,也可能是由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口渴、多尿、恶心、呕吐、嗜睡、昏迷等症状。如果是由于精神紧张、寒冷等原因引起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需要注意保暖,多喝水,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如果是由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的,患者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以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糖尿病患者可以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还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高盐、高糖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新鲜的水果以及蔬菜。

2022-08-29 23: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抗利尿激素 (垂体后叶加压素)

抗利尿素又称加压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分泌的一种环状肽激素。其生理功能是增强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起抗利尿作用,能维持血浆正常胶体渗透压,因此对肾脏浓缩功能有很大影响。血容量和血压等因素的改变都可影响抗利尿素的分泌。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