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其他传染病> 出血热> 什么是出血热?

精选回答(1)

李明远 副主任医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类肝病和发热感染性疾病,以及结核,艾滋病,手足口等等传染病。

提问

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类传播,也有可能会通过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

出血热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严重者会出现低血压、休克等情况。出血热的传染源是鼠类,主要通过鼠类的排泄物、分泌物、体液等进行传播,而且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也会引起出血热。出血热的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体温上升的情况,有可能会达到39°C,甚至会出现高热的现象。出血热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注射液、氢化注射液等,能够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出现了低血压的情况,可以使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避免与家人朋友进行密切接触,也不要共用私人物品,否则可能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2022-09-14 21: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出血热 (规范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