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月经> 流冷汗怎么补?

精选回答(1)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擅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冠脉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电解质紊乱、脊神经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脊髓疾病、脑神经病、脑血管病、运动障碍性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睡眠障碍、高胆固醇血症、感冒、面神经麻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血管性认知障碍、失眠症

提问

目前的情况看,有可能是肝郁气滞,肝气不舒,气血虚弱,所以出现了这些情况,出现了心情烦躁不想说话,整体疲惫,情绪容易激动,出汗多。需要使用疏肝理气,补气养血的中药治疗比较好,可以服用逍遥丸,党参理中丸治疗比较好,避免吃辛辣食物和饮酒,有利于身体恢复。

2019-08-21 19:44

举报

医生回答(1)

柴月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汗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分为实证和虚证,一般来说,实证者,起病急,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虚证者,起病缓,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中医治病讲究对证施治,实证者,多以外感风寒多见,方选桂枝汤,虚证者,多以气虚证多见,方选玉屏风散。嘱病人勤换衣服,保持衣服被褥干燥,开窗通风,多饮水。

2019-08-17 02: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冷汗

冷汗,指因紧张、惊惧或疾病等导致汗出而自觉有冷感。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 症状起因:人有时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突然受到惊吓时,手掌、足底、腋窝部以及面部都可出汗,这叫精神性出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出冷汗”。有时人吃了葱、蒜、辣椒、杨梅、酸杏等酸辣食物时,面和颈部常出现汗珠甚至大汗淋漓,这叫作味觉出汗。这两种类型的出汗是没有什么特殊气味的。用中医理论来说就是阴盛阳虚,体内阴气太重。

  • 可能疾病: 厥脱 厥阴头痛 小肠气痛 气腹痛 胸痹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雷华江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