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黏液便> 婴儿拉粘液便怎么办?

精选回答(1)

许吉成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胃溃疡,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胃肠道息肉,胰腺炎,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胃炎,胃肠道肿瘤,脂肪肝,肝功能异常

提问

小孩子如果出现大便异常多由于胃肠功能失调,消化不良引起。要考虑是着凉受风,或者是胃肠道功能紊乱,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的拉肚子,肠炎症状,建议平时多喝温开水,注意腹部保暖,可以服用妈咪爱,乳酶生,或者是蒙脱石散。建议坚持吃一段时间的益生菌促进消化,多按摩腹部,做捏脊手法。

2019-08-17 14: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黏液便

黏液便是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之一。肠易激综合症(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过去称为粘液性肠炎、结肠痉挛、结肠过敏、过敏性肠炎、易激肠炎等,现均已废弃。临床上十分常见, 此病虽然呈良性经过,但由于发病率高,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故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

  • 症状起因:①精神因素 研究认为,本病症状发作或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抑郁、激动、恐惧等情绪不安因素刺激机体,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改变及分泌功能的失调。 ②遗传因素 肠易激综合症有明显的家族集聚倾向。国外33%的患者有家族史,国内与此接近,而且同一家族中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雷同。 ③感染因素 约1/4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症状起自胃肠炎、痢疾或其它直接影响胃肠功能的疾病。研究认为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因素可引起肠粘膜下巨细胞或者其它炎性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发生肠易激综合症。 ④饮食因素 食物本身并不引起肠易激综合症。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可因乳糖酶缺乏发生乳糖类消化不良,很多病人可因进食或刺激性食物发作,可能对某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致使肠腔扩张和肠蠕动正常功能发生紊乱而发病。 ⑤神经和内分泌因素 研究表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与胆碱能神经异常有关,而腹泻型则与肾上腺能神经异常有关。更主要的是本病与内分泌激素如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 缩素(CCK)、P物质(SP)、生长抑素(SS)、胃动素(MOT)及5-羟色胺(5-HT)等含量异常有密切联系。 除上述国素之外,人体内微量元素的改变,气候变化均可诱发和加重病情。总之,各种因素最终导致结肠分泌和吸收功能紊乱,以及肠道动力学改变而发生本病。

  • 可能疾病: 会阴下降综合征 小袋纤毛虫病 直肠膨出 等孢球虫病 肠毛滴虫病

  • 就诊科室:消化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