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温病> 中医脾湿怎样调理

精选回答(2)

张瑜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中医内科相关疾病,尤其是中医胃肠道疾病,以及人体亚健康状态调理、皮肤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咽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提问

中医脾湿可通过改善饮食、适当运动、口服药物等方式进行调理。

1、改善饮食

脾湿的发生与饮食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一些寒凉、生冷的食物,就容易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从而引起脾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吃寒凉、生冷的食物,比如冰淇淋、冷饮、冰西瓜等,应多吃些温热性的食物,比如红糖、大枣、山药、桂圆等,对改善脾湿有一定的帮助。

2、适当运动

脾湿也可以通过适当运动进行调理,因为通过适当运动可以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使脾胃运化功能加快,从而改善脾湿。

3、口服药物

脾湿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调理,比如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等,可起到健脾祛湿的作用。

除上述措施外,患者还可通过艾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调理。在服用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用药。

2023-07-22 08:07

举报

郭立芳 主任医师 河北省中医院 三甲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腹泻及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失眠、亚健康状态、更年期综合征等。

提问

温病是指一类感受急性热病的总称,一般情况下,除了外感疾病当中出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畴。瘟病的特殊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积极性起病,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流行性,治疗方法,应该以清热存阴为基本原则。

2019-08-19 13:48

举报

医生回答(1)

姚小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温病是一个中医的大的类别,不能作为一个专门的诊断。温病多是指的一类比较烈性和传染病,比如流感之类的。温病的临床上的表现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除必具发热外,大多热势较高,同时伴有心烦、口渴、尿黄赤、舌红、脉数等证。常见的变证有斑疹、吐衄、便血、痉厥、神昏等。

2019-08-17 23: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温热 (温病)

温热是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疫、温毒 、大头瘟、烂喉痧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