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能治愈吗

精选回答(2)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抑郁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运动障碍疾病等

提问

胆红素脑病一般是能治愈的。

胆红素脑病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从而导致胆红素进入脑组织内引起的疾病,患者一般会出现嗜睡、反应迟钝、抽搐等症状。胆红素脑病主要是由于胆红素过高引起的,如果患者胆红素水平过高,可能会导致胆红素进入大脑组织内,从而引起胆红素脑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片、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辅助改善,一般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并且要注意保持清淡的饮食,可以适当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例如苹果、西红柿等。不要吃生冷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例如冷饮、辣椒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心情的舒畅,不要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可以适当参加户外运动,例如慢走、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也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不要熬夜,可以适当增加户外运动,例如慢跑、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

2023-07-27 04:24

举报

唐铠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颅脑、脊髓肿瘤以及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

提问

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溶血最严重的并发症,多于生后4-7天出现症状,临床可以分为四期1、警告期一般持续12-24小时,痉挛期此期持续大约12-48小时,恢复期此期约持续两周;后遗症期(1):手足徐动;(2):落日眼;(3):听觉障碍;(4):牙釉质发育不全等,也可有脑瘫、智能落后、抽搐等后遗症是治疗后所遗留的症状,无法治愈。

2019-08-18 01: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核黄疸 (胆红素脑病)

由于胆红素沉积在基底神经节和脑干神经核而引起的脑损害。

  • 症状起因:胆红素能紧紧地结合在血清白蛋白上,不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只要白蛋白上有胆红素结合位点就不会引起核黄疸。血清胆红素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浓度低或血清中有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位点的物质,如游离脂肪酸,氢离子,某些药物包括磺胺药,头孢菌素和阿司匹林,均可增加核黄疸的危险性。早产儿由于血清白蛋白浓度低而处于核黄疸的危险之中。在饥饿,败血症,呼吸窘迫或代谢性酸中毒的新生儿血清中,竞争性分子(如游离脂肪酸和氢离子)可能升高,这些情况使处于任何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新生儿有增加发生核黄疸的危险性。

  • 可能疾病: 母乳性黄疸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脑瘫 黄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儿科

适用药品

维生素E软胶囊

1.用于未进食强化奶粉或有严重脂肪吸收不良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2.未成熟儿及低出生体重婴儿常规应用本品,可预防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溶血贫血,并可减轻由于氧中毒所致的球后纤维组织形成(可致盲)及支气管-肺系统发育不良.但亦有人认为上述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苯妥英钠片

适用于治疗全身强直-阵孪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颞叶癫癎)、单纯部分性发作(局限性发作)和癫癎持续状态。也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recessive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发作性控制障碍(包括发怒、焦虑失眠的兴奋过度等的行为障碍疾患),肌强直症及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时心脏传导障碍等。本品也适用于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对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疗效较差。

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

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

利培酮口服液

1.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敌视、怀疑)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如反应迟钝、情绪淡漠及社交淡漠、少语)。也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于急性期治疗有效的患者,在维持期治疗中,本品可继续发挥其临床疗效。 2.可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其表现为情绪高涨、夸大或易激惹、自我评价过高、睡眠要求减少、语速加快、思维奔逸、注意力分散或判断力低下(包括紊乱或过激行为)。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