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急性乙肝是怎么引起的?
补充说明:急性乙肝是怎么引起的?
2021-09-07 03:0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急性乙肝一般指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通常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在疾病早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疲劳、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尿液发黄等症状。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替诺福韦片等药物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可以通过肝移植进行治疗。
此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另外,还要注意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2-09-15 00:5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我国HBV感染者为数众多,临床乙型肝炎病人要确定其为急性或慢性需作全面分析。少数急性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目前乙型肝炎虽是我国最重要的肝炎,但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急性乙型肝炎已远较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为少,临床初步诊断的急性乙型肝炎,大部分是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的急性活动。因此急性乙型肝炎已不很多见。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