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大便不成形比较散
补充说明:大便不成形比较散
s****y 2009-08-11 07:1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3)
脾主运化(相当于消化系统的消化与吸收功能,以及营养物质和水液的运送).胃主纳食,胃宜降宜和,脾宜升宜健.”
脾与胃相为表里,同司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能接受和初步消化饮食物).脾主运化输布精微(脾能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及运送营养水液等).互相配合完成后天给养任务.胃为水谷之海.凡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冷热不适,均能影响胃的功能,而发生病变.
所谓脾胃不和即为我们所说的肠胃有问题,大致在中医上又分以下几种;
脾病证治
①脾气虚弱证
[症状]以倦怠,食欲不振,脘痛喜按,脘闷腹胀,大便稀薄,舌淡嫩或有齿痕为主证.或有面黄,嗳气,吐酸,舌苔白,脉虚等.
可出现声低气短,动则气有下坠感,或有胃下垂,肾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或出现各种出血症状或发热.
或出现脘痛,胁腹胀满,吐酸或肠鸣腹泻,苔白腻,脉弦等肝胃不和症状.慢性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小儿营养不良、内脏下垂、脱肛、乳糜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可见此证.
[病机]因饮食失调,水湿困阻,或过于思虑劳倦,或其他慢性疾患病程较久,损伤脾气,以致形成脾气虚弱,运化无力,营养不足,脾胃气虚.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补气).
[方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脾不统血皮肤有紫癜的加当归、熟地、仙鹤草等.
②脾阳虚弱证
[症状]以面黄少华,脘腹痛而喜热喜按,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倦怠无力,4肢不温,小便清长,尿少浮肿,舌淡,苔白润,脉缓弱为主证.或有胃脘胀痛,口泛清水,久泻久痢,肌肉消瘦等症.慢性肠炎、溃疡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可见此证.
[病机]多由饮食失调,水湿伤脾;或其他慢性病损伤脾的阳气,以致脾阳虚弱,不能运化饮食,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营养.
[治法]温运中和(温中健脾).
[方药]用理中汤加减.
③寒湿困脾证
[症状]以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口淡或粘,头重如裹,肢体困倦,舌苔厚腻,脉缓为主证.或有恶心欲吐、喜热饮、懒说懒动或浮肿、泄泻、白带多等症.急、慢性肠胃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可见此证.
[病机]多因淋雨受寒,多食生冷,水中作业或住处潮湿等,使寒湿之邪内侵于脾.脾阳为湿所困,气机不畅,湿浊阻碍了脾的运化功能.
[治法]运脾化湿.
[方药]用胃苓汤.若舌质胖嫩而脉虚,是脾虚湿困,宜健脾去湿,用5苓4君汤.
④湿热蕴脾证
[症状]以巩膜及全身发黄,不思饮食,身体倦怠,小便赤黄为主证.或有皮肤发痒,脘胁痞胀,口渴口苦,发热,大便稀薄,舌苔黄腻,脉濡数.急性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急性胆囊炎等可见此证.
[病机]外感湿热之邪及饮食不节、脾不运化、湿热酝酿、中焦之气阻滞,湿热内蕴于脾胃,可影响肝胆的疏泄作用.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用茵陈蒿汤或茵陈4苓散.虚寒胃痛加佛手、煅瓦楞之类.久泻可加赤石脂、石榴皮之类.久痢可加木香、白芍、当归之类.
2009-08-11 08:29
举报你好!不要担心癌变,是消化不良或与你的饮食有关系的影响,不用处理、
2009-08-11 07:2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消化不良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根据临床表现FD可进一步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早饱或餐后饱胀感)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疼痛或上腹部灼烧感)不同亚型。FD与嗳气症(包括吞气症和非特异性嗳气)、功能性恶心和呕吐(包括慢性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和周期性呕吐)、反刍综合征统属于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者占内科门诊总数的30%左右,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70%,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30%~40%。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