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针灸的作用与功效
补充说明:针灸的作用与功效
2019-10-15 14:1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与功效 。
1、疏通经络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能够缓解局部疼痛、僵硬等症状。
2、调和阴阳
针灸还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可以促进脏腑阴阳平衡,对于治疗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扶正祛邪
针灸还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促进机体正气,可以用于治疗疾病。
除此之外,针灸还具有调理脏腑、扶助正气、防治疾病等作用与功效。但针灸需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不可盲目自行操作,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如果针灸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立即就医。
2023-07-26 02:22
举报张继成 主任医师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诊治中风、面瘫,各种痛证、眩晕、失眠等病症,包括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后遗症、面神经炎,头痛,脊椎关节病(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病,踝关节病),肌筋膜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动眼神经麻痹(眼球转动困难,复视),功能性腹泻,以及各种手术后尿蓄留,术后功能障碍的恢复,神经衰弱以及妇科杂病等。
提问
针灸的原理,就是通过把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在内、外、妇、儿等疾病中具有治疗的作用,可以起到疏松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而且方法简便易行,费用较为经济,极少出现副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2019-10-15 20:5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针灸是中医的一种对身体进行治疗或者是排毒的途径,目的是可以通过刺激身体的一些穴位,来达到一个很好的治疗效果。针灸是包括针法和灸法这两种,属于一类比较温和的方式。针灸是有一个比较不错的减肥的作用的。除了这个之外,还可以很好的疏通身体的各种经脉。
2019-10-15 14:35
举报向医生提问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机体受到损伤时发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性体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
症状起因:病因: 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 外部因素:刀割、棒击等机械 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 内部因素:疾病如癌症等导致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 其他因素:受凉、受潮湿过度劳累和长期不适当的工作体位后发生疼痛。 病理: 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妇科千金片
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复方感冒灵颗粒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之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口干而渴,鼻塞涕浊,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
消痛贴膏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淤痛、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疼痛。亦适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