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袁俊丽 主任医师 邯郸市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脑血管病,脑炎,痴呆,多发性硬化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

提问

对于面部肌肉萎缩这种疾病的治疗,除了应用药物以外,还要对肌肉萎缩进行自我按摩,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缓解肌肉萎缩的症状,会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患者还要吃一些补肾益脾熄肝风,化痰祛瘀的药物,可以适当的增强一些体育锻炼,来加强循环改善,因为肌肉无力引起的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萎缩的情况,肌肉萎缩的患者要多吃一些维生素b族的食物来辅助治疗的。所以建议去专业的康复科进行治疗。

2019-10-17 21:02

举报

医生回答(1)

胡湛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肌肉出现萎缩多是因为手臂长时间使用,导致肌肉外观肌肉能力下降的肌肉出现萎缩,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肌肉的体积小,很多情况下,肌肉出现萎缩并不是那么严重,建议加强手臂的功能性训练,同时补充一些高热高蛋白类食物。肌肉出现萎缩的方法有很多,中医治疗法效果不错,通过中医药配合以针灸,按摩的方法或者是穴位的调整方法进行治,轻微肌肉出现萎缩现象,可以选择维生素治疗来缓解病情。

2019-10-16 06:3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

  • 症状起因: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三、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 可能疾病: 痿证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项痹 颈肋畸形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外科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