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氯化钠注液敷脸的危害?
补充说明:氯化钠注液敷脸的危害?
2021-12-27 21:3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氯化钠注射液敷脸通常不会有危害,但如果患者是敏感性肌肤,可能会出现刺痛、灼烧感等症状。
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电解质补充药物,可以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比如肝硬化腹水、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化钠注射液敷脸,一般不会对皮肤造成危害,还可以帮助清除皮肤上的污垢,有助于美容。但如果患者是敏感性肌肤,皮肤比较脆弱,使用氯化钠注射液敷脸可能会刺激皮肤,出现刺痛、灼烧感等症状。此时,患者需要立即停止使用氯化钠注射液,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使用氯化钠注射液敷脸时,需要注意适量,如果患者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钠离子增多,引起水钠潴留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高钠血症。另外,患者在使用氯化钠注射液敷脸时,不可以使用过量,以免导致皮肤出现水肿、脱皮等不良反应。
2023-01-13 19:0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由大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肝细胞性变,坏死、再生;再生、坏死,促使组织纤维增生和瘢痕的收缩,致使肝质变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肿大,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不吸收而渗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症。
症状起因:一、肝腹水 病因分类 1、心血管疾病 2、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 3、心包炎:如渗出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4、瘦型克山病 5、肝脏疾病 6、病毒性肝炎 7、肝硬化 8、肝脏肿瘤 9、肝脏血管疾病 10、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11、门静脉血栓形成 12、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13、腹膜疾病 14、腹膜炎 如渗出性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膜炎肺吸虫性腹膜炎播散性红斑狼疮性腹炎胆固醇性腹膜炎肉芽肿性腹炎糖衣肝 15、腹膜肿瘤 腹膜的转移瘤腹膜间皮瘤 16、肾脏疾病 17、慢性肾炎肾病型 18.肾病综合征 19、营养障碍性腹水 20、低蛋白血症 21、其他原因 乳糜性腹水 甲状腺功能减退 梅格斯(Meigs)综合征 二、机理: 1、细胞外液量增多导致组织间液增多细胞外液量增多是由于钢水滞留所致钠水潴留的基本机理是球管失平衡而导致的肾排钠和排水减少这种钠水潴留有原发和继发两大类 2、原发性肾脏排钠排水量减少 肾脏原发疾病使肾小球滤过量下降而肾小管的重吸收不减少使肾排钠排水减少导致钠水储留 3、继发性肾脏排钠排水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钠水减少:任何原因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可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4、肾小管重吸收销增多:①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利钠素的分泌减少;肾内物理因素的作用即肾小球滤过分数估(filtration fractionFF)的增加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当循环血量减少时肾小球的滤过率不如肾血浆流量下降明显因此肾小球的滤过分数增加此时由于无蛋白滤液相对增多流人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血浆蛋白的浓度也就相对增高而管周毛细血管的流体静压则下降这两个因素都促进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销水增加由于有效血循环量下降引起醛固酮的增加抗利尿素增加致钠水潴留 5、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组织间液增多 组织间液生成和回收的平衡受血管内外诸因素的调控这些因素之的失常或两个以上同时或先后失常就可使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引起组织间液生成过多或回收过少或两者兼有其结果都可导致组织间液过多的积聚而形成腹水这些调控因素有: 6、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 7、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的原因有:①血浆蛋白浓度下降②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③组织间液中蛋白积聚 8、淋巴液回流受阻以及以上诸多因素使多出的液体积聚于组织间隙便形成水肿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肝胆
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
用于高血压病,心力衰竭,肝硬化等病以致水肿和腹水。
布美他尼片
1.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应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类药物仍可能有效。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2.高血压:在高血压的梯度疗法中,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例如失水、休克、中毒、麻醉意外以及循环功能不全等,在纠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时及时应用,可减少急性肾小管坏
阿托伐他汀钙片
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冠心病和脑中风的防治.
人血白蛋白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