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下肢> 下肢血栓的最快消除方法

精选回答(1)

高秋 副主任医师 宜兴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晕厥待查等疑难危重疾病有较高的诊疗水平。

提问

下肢血栓的主要症状是下肢肿痛,麻木,并且有时皮肤有一条发红,低热的索状物,有触痛,周围红肿,在治疗上可以选择手术取栓,腔静脉滤网植入预防肺动脉栓塞,药物治疗。
1、手术取栓:这是消除血栓的有效方法,可迅速解除静脉梗阻,缓解肿胀症状。2、下腔静脉滤网植入预防肺动脉栓塞:这是预防急性期血栓脱落导致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重要方法,通过介入方法放置,属于微创手术。绝对适应证包括:抗凝禁忌,抗凝过程中出现新发肺动脉栓塞,或拟行肺动脉取栓者。相对适应证包括:已经发生肺栓塞患者,拟行其他手术操作患者,或其他预计脱落风险较大的患者。3、药物治疗:静脉应用肝素,虽可立即起到抗凝作用,从而通过调动内源性胞浆素原发挥溶栓作用,但与直接溶栓剂相比,似显得较为被动。由于链激酶具有抗原性,静脉用药后常有致热原性反应,因而主张用尿激酶。
下肢血栓的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最好清淡饮食,忌食油腻、肥甘、辛辣等食物,多喝水,以防止血栓再次形成。

2020-03-26 20: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烧 (低热)

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0℃,就是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高。但这些都不属于低热范围,而是正常的生理变动。

  • 症状起因:引起患者长期低热的原因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三类:首先是感染性低热,这种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约占40%左右,而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结核菌感染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艾滋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及病毒等引起的长期低热也较常见。其次是非感染性发热,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再次是功能性发热,多见于青年女性和3岁以内的儿童,上午以发热为主,也可能伴随有出汗、手颤、失眠、乏力和不想吃饭等。

  • 可能疾病: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急性浅表性包皮龟头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乙肝 阴疮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