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心火上炎> 心火上炎的症状与治疗

心火上炎的症状与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火上炎的症状与治疗

补充说明:心火上炎的症状与治疗

2020-11-26 15:08

心火上炎 心火 失眠 面红 发热 小便短赤 针灸 失眠多梦 心烦 口舌生疮 黄连上清丸 黄连 大黄 栀子 小便 黄芩 疏肝理气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雷麸尔 副主任医师 邵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医内科及肛肠疾病,曾在上海龙华医院进修中医专业,同时从事中医内科9年,对中医保健养生胃肠道及男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有很多经验。

提问

心火上炎一般是指心火亢盛,心火亢盛的症状一般有失眠、面红发热、小便短赤等,可以遵医嘱通过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症状

心火亢盛可能是由于外感热邪、情志失调、饮食因素等原因导致,会导致火热之邪侵入心经,从而出现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小便短赤、口舌生疮、面红发热等症状。

2、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导赤散、黄连上清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导赤散是由黄连、大黄、栀子等药物组成,具有清心火、利小便的功效。黄连上清丸是由黄连、黄芩、栀子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泻火、疏风散热的功效。

此外,患者还可以在专业针灸人士操作下,选取三阴交穴、太冲穴、行间穴、阴陵泉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是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益血、调经止带的功效。而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调经的功效。行间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调经的功效。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是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益血、调经止带的功效。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刮痧、拔罐等方式进行改善。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早睡早起。同时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021-03-25 09: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火上炎

心火上炎,病证名。指心经虚火上升的病证。症见舌生疮,口腔糜烂,心烦失眠,舌尖红绛等。治宜导赤清心。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