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嗳气的症状
补充说明:嗳气的症状
2020-11-29 14:1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嗳气其声长而缓,俗称“打饱嗝”、“饱嗝”。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发生的时候,往往不是单独出现,而是与其他症状一起合并出现,如腹胀、呕吐、烧心、食欲不振、胃胀气等。根据医学标准,嗳气可以分为吞气症和过度嗳气2种:吞气症病人存在吞咽空气的现象,很容易鉴别;过度嗳气的标准,则是每个星期至少发生几次,但不存在吞咽空气的情况。一般不是太严重的嗳气症状不需要治疗,严重嗳气则需要规范治疗。
2020-11-30 15:5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噫气俗称“打饱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噫气症状。嗳气,在中医讲,属于“气机上逆”。噫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亦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
症状起因:噫气疾病病因 1,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水果或粘滑难消化等物,致使损伤脾胃,其物滞于中宫,宿食不化故为噫气。《病源论》曰;“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 2,外感风寒,寒气客于胃,可致噫气。如《伤寒论》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 3,忧愁思虑过度,因伤脾胃;或暴怒伤肝,肝气乘胃皆可致噫气。 4,病后或年迈脾胃虚弱,胃虚气逆,可致噫气。 发病机理 噫气之病机,主要是脾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若因饮食不调,起居不时,致脾胃阴阳不和,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或胃中生痰生火,或脾胃虚衰,致使胃气上逆而为嗳气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消化
参松养心胶囊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
食道平散
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贲门痉挛、食道狭窄梗阻、食道炎和各种咽喉炎等。主要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不适、吞咽困难、滴水不下、噎嗝、反涎及各种食道疾患,也可用于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及正常人食道和胃肠道的癌变防治。
颈痛颗粒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属血瘀气滞、脉络闭阻证。症见:颈、肩及上肢疼痛,发僵或窜麻、窜痛。
小儿金翘颗粒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由于风热袭肺所致乳蛾,证见:恶寒发热,咽部红肿疼痛,吞咽时加剧,咽干灼热,喉核红肿;小儿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