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什么可以出现多尿
补充说明: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什么可以出现多尿
2020-12-29 17:5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会出现多尿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肾脏功能受到损伤后,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和水分排泄障碍所引起。此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逐渐丧失,使机体不能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而导致水钠潴留、电解质失衡的一种病理状态。而当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则会导致体内的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从而表现为多尿的症状。
对于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尽量以低盐饮食为主,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比如香蕉、海带等。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改善病情,比如片、布美他尼片等。
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还需及早就诊查明具体病因并对症处理。
2021-03-12 17:0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一、病因分类 1.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1)尿崩症:因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减退,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引起肾小管再吸收功能下降而引起多尿。 (2)糖尿病:因血糖过高尿中有大量糖排出,可引起溶质性利尿;由于血糖升高机体为了代谢增加饮水量,以便稀释血液也是引起多尿的原因。 (3)钾缺乏: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由于丘脑-神经垂体功能减退,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患者表现狂渴多饮(每日饮水量在4升以上)。多尿失水,随着尿量增加,尿中丢失钾增加而引起顽固性低钾血症。尿量增加尿相对密度低于1。006以下。继发于各种原因长期的低血钾,可引起肾小管空泡变性甚至肾小管坏死,称失钾性肾炎,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大量钾从尿中丢失,患者表现烦渴多尿,实验室检查除低血钾外肾小管功能受损是其特点。 (4)高钙血症: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时或多发性骨髓瘤时,血钙升高损害肾小管,使其再吸收功能下降表现多尿;亦易形成泌尿系统结石,使肾小管功能进一步受损加重病情。 2.肾脏疾病引起的多尿 见于慢性肾衰竭的早期,此时以夜尿量增加为其特点。急性肾衰竭的多尿期或非少尿型的急性肾衰竭都可表现多尿,是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的表现。名型肾小管性酸中毒一般都存在多尿。Ⅰ型肾小管酸中毒亦称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远端肾小管泌氢泌氨功能障碍,表现顽固的代谢性酸中毒,碱性尿,尿的pH值一般在6以上,高氯血症,低血钾、低血钢、低钙血症。Ⅱ型肾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近端肾小管目吸收碳酸氢钛障碍而表现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近端肾小管不能完全回吸收糖,因而尿糖排泄增加呈肾性糖尿是其特点。Ⅲ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是近端远端肾小管同时受损,其临床特点具备Ⅰ型 Ⅱ型两者特点。Ⅳ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缺乏醛固酮或远端肾小管对醛固酮不敏感、反应低下引起多尿,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是其特点。各型肾小管酸中毒的共性是:烦渴多尿,代谢性酸中毒,碱性尿,尿的 pH值在 6以上,Ⅱ型Ⅲ型可出现肾性糖尿Ⅳ型表现高血钾。 3.溶质性多尿 因治疗原因须用甘露醇,山梨醇,高血糖可表现多尿,若同时应用利尿药物则多尿更显著。 4.其他 大量饮水、饮茶、进食过咸或过量食糖亦可多尿。 二、机 理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滤过液24h可达170 L,其中99%以上的水分被肾小管重吸收,若肾小球功能正常或相对正常而肾小管功能受 损,再吸收功能下降,可导至多尿;若肾小球功能亢进滤过率增加,尽管肾小管功能正常,超过了肾小管工作负荷是引起多尿的另一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是内分泌激素缺乏,最常见的是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
可能疾病: 下消 成人T细胞白血病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 肾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肾
海昆肾喜胶囊
化浊排毒。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失代偿期和尿毒症早期)。症见:恶心,呕吐,纳差,腹胀,身重困倦,尿少,浮肿,苔厚腻。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尿毒清颗粒(无糖型)
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者。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作用。
注射用醋酸兰瑞肽
1.活动性肢端肥大症,包括垂体GH瘤术后血清GH未达到正常水平者,垂体外照射放射治疗后。 2.尚未达到充分疗效而血清GH水平仍增高者,以及部分病例垂体瘤手术前。 3.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及类癌综合征引起的严重腹泻、潮红、电解质紊乱、渗出性多形性皮疹,以及艾滋病相关性腹泻。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