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内脏损伤> 新生儿造成内脏损伤的原因

新生儿造成内脏损伤的原因

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造成内脏损伤的原因

补充说明:新生儿造成内脏损伤的原因

2021-01-12 20:22

内脏损伤 畸形 胎儿 发育 手术 矫正 分娩 细菌感染 头孢曲松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新生儿内脏损伤可能是由先天性畸形、外伤、感染等引起的。
1.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畸形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的结构异常,可能影响内脏器官的正常功能。对于先天性畸形引起的内脏损伤,通常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扫描来评估畸形程度和对内脏的影响。治疗可能包括手术矫正或观察。
2.外伤
外伤是指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受到的机械压力或牵拉力,可能导致内脏受损。针对外伤引起的内脏损伤,应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或CT扫描,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例如,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
3.感染
感染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由于接触病原体而引发的疾病,可能导致内脏器官炎症和损伤。针对感染引起的内脏损伤,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以消除病原体。例如,在细菌感染时可能会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新生儿出现内脏损伤时应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并及时就医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尿液分析以及必要时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CT扫描。

2021-03-10 16: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畸形性骨炎 (变形性骨营养不良症,Paget病,佩吉特骨病)

畸形性骨炎(osteitisdeforman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病,以局部骨组织破骨与成骨、骨吸收与重建、骨质疏松与钙化并存为病理特征。本病为原因不明的,慢性局灶性骨重塑异常,起初是病变部位骨吸收增加,随后代偿性新骨形成增加,使病变部位编织骨和板层骨镶嵌,导致病变部位骨结构紊乱、骨膨大增厚、骨变脆弱并且骨内血管增多。临床常表现为骨痛、骨畸形变和骨折。本病并不直接侵犯关节,但骨的畸形变可引起继发性关节病变。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陈洪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檀心广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米永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李福祥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胡志方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