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抑郁> 口腔白斑病有哪些表现?

口腔白斑病有哪些表现?

发病时间:不清楚

口腔白斑病有哪些表现?

补充说明:口腔白斑病有哪些表现?

a*******2 2009-08-20 01:12

口腔白斑病 舌头 白斑 疣状 口腔白斑 口腔 抑郁 气滞 流注 免疫缺陷 牙龈 糜烂 溃疡 疼痛 白斑病 免疫球蛋白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4)

朱文颖 副主任护师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本人现任职称为副主任护师。 本科学历,现擅长口腔科护理工作。1990年到至今一直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从事口腔科护理工作。

提问

口腔白斑病发生率与吸烟的长短都有一定的关系,常见于中年以上的男性,好发于颊舌缘,唇,上颚口底等部位。建议可以到正规的医院去年末活体组织做病理切片可以及时确诊,平时一定要去除一些不良的因素,比如戒烟戒酒以及口腔不良的修复体,及时拔除残根残冠等。

2018-09-21 16:12

举报

刘海云 主任医师

擅长:临床中擅长运用中医辩证治疗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征、扁平苔癣、唇炎、干燥综合症、灼口综合症、咽炎、口角炎、口腔炎等口腔黏膜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是对激素依赖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者的诊治具有颇深的研究,用药心得和独到经验。在医疗领域有很高的声望。

提问

口腔白斑好发部位是颊、舌背、舌腹、唇、腭、口底、牙龈等部位的口腔黏膜,但有时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其白斑界限清楚,稍高于黏膜表面,颜色为乳白、灰白或微黄的白色。病损表面可粗糙不平或有颗粒增生,或呈疣状突起,或糜烂。也可在白斑中散布着一些发红区域。白斑可分为四种类型

1.均质型:病变为白色斑块,微高出黏膜面,表面略粗糙,呈皱纸状,无自觉症状,或有发涩感。

2.疣状增生型:白色斑块,厚而高起,表面呈疣状突起,质较硬有粗糙感。

3.颗粒型:发红的黏膜面上有细小、高出黏膜的白色颗粒状角化性变,似绒毛。

4.糜烂型:白色斑块上有糜烂,可有溃疡形成。有明显疼痛。

临床中有口腔白斑癌变的患者,因此建议患有白斑病的患者尽早的到正规的口腔黏膜科检查治疗,接受中西医结合免疫平衡治疗 治疗,该治疗 主要是依据患者的个人体质所独特配制的纯中药方剂,通过内外兼治,提高免疫力,筑起人体的防预屏障,从而有效的抵御细菌和病毒侵入,发挥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并增加免疫球蛋白的数量,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从源根上有效治疗口腔白斑病。

另外日常也要注意患者的饮食护理,清淡饮食,积极配合治疗,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白斑病反复发作甚至恶变。

2017-12-06 16:00

举报

杜宏宇 主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擅长:白塞氏病、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唇炎、慢性咽炎、口腔白斑病、口臭、干燥症、灼口症、口角炎等

提问

你好,口腔白斑是口腔黏膜疾病属于口腔粘膜科中医认为 :白斑的发生多因外感风邪,七情抑郁动火伤血,引起气郁气滞,气血失和,蕴积不散,导致白斑;或由于水湿内停,郁久凝聚为痰,流注于肌肤而引起。
治疗:治疗口腔白斑推荐中医疗法,此疗法是专家们历经多年科研攻关,汲取传统中医精华,并充分融汇前沿的医学科技,最终研制出的一种应对口腔白斑的特效治疗方法。首先通过西医物理疗法修复创面,其次针对病情面积大小及严重程度调配中药配方,全面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弥补免疫缺陷,增强机体免疫力,实现对口腔白斑的系统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愈后绝不复发,治疗率达到了99.6%,,

2014-08-11 17:17

举报

eandc 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外科

提问

 白斑是癌前损害在镜下显示典型的上皮异常增生核深染有丝分裂增加极性消失核浆比改变异角化等至于上皮表面的形态如皱纸状疣状等虽然并不象征癌前改变但应高度警惕

2009-08-20 01:49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文霞 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口腔科

擅长:口腔溃疡、白塞氏病、扁平苔藓、唇炎、口臭、干燥综合症、咽炎、灼口综合症、舌炎、口角炎、口腔白斑等疾病

提问

你好,口腔白斑是口腔黏膜疾病属于口腔粘膜科中医认为 :白斑的发生多因外感风邪,七情抑郁动火伤血,引起气郁气滞,气血失和,蕴积不散,导致白斑;或由于水湿内停,郁久凝聚为痰,流注于肌肤而引起。
治疗:治疗口腔白斑推荐中医疗法,此疗法是专家们历经多年科研攻关,汲取传统中医精华,并充分融汇前沿的医学科技,最终研制出的一种应对口腔白斑的特效治疗方法。首先通过西医物理疗法修复创面,其次针对病情面积大小及严重程度调配中药配方,全面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弥补免疫缺陷,增强机体免疫力,实现对口腔白斑的系统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愈后绝不复发,治疗率达到了99.6%,

2015-02-11 15: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口腔白斑病

白斑(leukoplakia)是指仅仅发生在粘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的斑块状损害,口腔粘膜上的这种斑块是不能被擦掉的,在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又不能列入其它疾病分类之中者,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粘膜均可发生,但以颊、舌部最多。国内1980年普查结果患病率为10.47%(包括烟斑)。长期以来曾将口腔粘膜上所发生的白色斑块都称为“白斑”,使许多白色损害混同于白斑,从而造成流行病学和治疗方法上的不恰当结果。白斑的色泽除了白色以外,还可表现为红白间杂的损害。应该明确,白斑是肉眼所见的临床术语,在组织病理上的变化,应该符合癌前损害的特征——上皮异常增生,而不是单纯的上皮增生。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