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低蛋白血症> 中医如何治疗低蛋白血症

中医如何治疗低蛋白血症

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如何治疗低蛋白血症

补充说明:中医如何治疗低蛋白血症

a******W 2021-06-28 17:14

低蛋白血症 针灸 白蛋白 鸡蛋 牛奶 植物油 鱼肝油 水肿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中医治疗低蛋白血症可以考虑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营养支持治疗、穴位针灸、运动疗法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1.饮食调理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如豆类、乳制品等高蛋白食物。补充机体所需氨基酸及能量,促进合成白蛋白,改善低蛋白血症。
2.中药调理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益气血的中药方剂,如八珍汤、四物汤等。这些药物能够调节体内气血平衡,提高血液中的蛋白含量。
3.营养支持治疗
提供富含蛋白质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同时可适当增加脂肪摄入量,如植物油、鱼肝油等。保证每日总热量摄入足够,有助于合成更多的白蛋白;此外还可促进机体对现有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4.穴位针灸
选择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操作,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此方法具有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的功效,能辅助提升身体机能状态,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5.运动疗法
建议进行适度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等,每周至少3次。科学研究表明,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帮助提高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水平,并增强心肺功能,进而改善低蛋白血症相关症状。
在治疗低蛋白血症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平衡,避免因不当饮食导致钠负荷过高而引起水肿或其他并发症。

2024-02-26 13: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蛋白血症

指血浆总蛋白质,特别是血浆白蛋白的减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