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血管外科> 血管活性肠肽瘤> 血管活性肠肽瘤症状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血管活性肠肽瘤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水样便、腹部肿块、低血钾性碱中毒,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存在特定的疾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1.腹泻
血管活性肠肽瘤是一种激素分泌肿瘤,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刺激肠道蠕动增加,导致腹泻的发生。腹泻通常发生在小肠和/或结肠,由于异常的消化道运动而出现频繁排便和水样大便的情况。
2.腹痛
当肿瘤生长压迫到邻近器官时,会导致局部组织受到牵拉或损伤,引发腹痛。此外,肿瘤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也会导致腹痛。腹痛可能位于中上腹或脐周,疼痛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
3.水样便
由于肿瘤刺激胃肠道黏膜,使胃肠蠕动加快,食物通过时间缩短,从而导致水样便的产生。水样便常出现在腹泻的同时,且粪便颜色正常,没有血液或粘液。
4.腹部肿块
肿块通常是由于肿瘤在腹腔内生长形成的,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腹部有硬块。肿块通常可以在右上腹部触摸到,位置相对固定,边缘清晰。
5.低血钾性碱中毒
低血钾性碱中毒是由于腹泻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进而刺激肾素-醛固酮系统,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离子,同时排出氢离子和氯离子,使得血液pH值上升。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心律不齐等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评估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以及抽血检测生物标志物如5-HIAA来支持诊断。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肿瘤,必要时联合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患者应保持充足水分,避免高脂肪饮食,定期监测电解质平衡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

2024-02-24 00: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管活性肠肽瘤 (WDHA综合症,WDHH综合征,Verner-Morrison综合征)

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是胰岛D1细胞的良性或恶性肿瘤,由于D1细胞分泌大量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而引起严重水泻(Watery diarrhea)、低钾血症(Hypopotassemia)、胃酸缺乏(Achlorhydria)或胃酸过少(Hypochlorhydria),故又称为WDHA或WDHH综合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