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胸膜间皮瘤靶向治疗药
补充说明:胸膜间皮瘤靶向治疗药
a******W 2021-06-29 11:1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胸膜间皮瘤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培美曲塞制剂、铂类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类药物、安罗替尼类药物等。
1、培美曲塞制剂
培美曲塞制剂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可以抑制恶性胸膜间皮瘤细胞的生长,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铂类药物
铂类药物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药物,可以作用于DN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常用的铂类药物包括顺铂、卡铂等。
3、抗血管生成药物
抗血管生成药物是指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常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类药物、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等。
4、贝伐珠单抗类药物
贝伐珠单抗类药物是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常用于治疗晚期、复发性、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
5、安罗替尼类药物
安罗替尼类药物是一种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从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接受过含铂化疗方案治疗的晚期、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
胸膜间皮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1-07-01 02:1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间皮瘤有两种,1.胸膜间皮瘤是胸膜原发肿瘤,有局限型(多为良性)和弥漫型(都是恶性)之分。其中弥漫型恶性间皮瘤是胸部预后最坏的肿瘤之一。大多数病人在40-7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2. 腹膜间皮瘤是指原发于腹膜间皮细胞的肿瘤。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有:腹痛、腹水、腹胀及腹部包块等。 腹膜间皮瘤约占所有间皮瘤病例的20%,可发生于2-92岁,平均年龄为54岁,其中约63%的病例在45-64岁之间,儿童患病者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