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咬指甲> 长期咬指甲怎么恢复

长期咬指甲怎么恢复

发病时间:不清楚

长期咬指甲怎么恢复

补充说明:长期咬指甲怎么恢复

a******W 2021-06-29 11:18

咬指甲 心理咨询 维生素 指甲 皮肤 焦虑 抑郁 紧张 细菌感染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长期咬指甲可以通过行为疗法、心理咨询、补充维生素、抗抑郁药、系统脱敏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帮助。
1.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通常由训练有素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指导患者识别并改变不良习惯。此方法旨在通过正面强化来减少刻板动作,如奖励不咬指甲的行为。
2.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通常需要定期预约,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探索压力源及应对策略。通过认知重构、情绪调节技巧等手段帮助个体建立更健康的应对机制。
3.补充维生素
营养支持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实现;具体摄入量应遵医嘱。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助于促进指甲生长及皮肤健康,间接改善咬指甲行为。
4.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物需依据医生处方进行管理,并可能经历不同副作用。某些抗抑郁药可缓解与焦虑或抑郁相关的情绪困扰,从而减少冲动性咬指甲。
5.系统脱敏治疗
系统脱敏涉及逐步暴露于引起紧张的情境,并学习放松技巧以减轻不适感。此方法有助于个体逐渐减少对咬指甲行为的依赖,并学会在特定情况下控制冲动。
建议关注患者的个人卫生,避免因指甲过长而滋生细菌感染。同时,鼓励均衡饮食,特别是富含铁质的食物,以辅助指甲生长。

2024-01-16 13: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咬指甲

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3~6岁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人。

  • 症状起因:出现这种现象常与精神紧张有关,在生活节奏改变比如孩子入托、入学时孩子特别容易出现紧张,在生病时也容易诱发此症,部分小儿由于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内向、敏感、焦虑素质等性格特点的小儿容易患此症。部分患儿诱因不明。

  • 可能疾病: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

  • 就诊科室:心理

适用药品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抑郁反应性抑郁。常见的抑郁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舒肝解郁胶囊

疏肝解郁,健脾安神。适用于轻、中度单相抑郁属肝郁脾虚证者,症见情绪低落、兴趣下迟滞、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紧张不安、急躁易怒、食少纳呆、胸闷、疲乏无力、多汗、疼痛、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

米氮平片

抑郁

长春胺缓释胶囊

1.本品用于治疗衰老期心理行为障碍(如警觉性和记忆力丧失、头晕、耳鸣、时间与空间定向力障碍失眠)。2.也可用于急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后综合征。3.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疾病。耳、鼻、喉科治疗方面,可用于治疗耳蜗前庭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