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如何避免梦游
补充说明:如何避免梦游
a******W 2021-06-29 11:1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避免梦游可以考虑睡眠规律性与充足性保持一致、避免过度疲劳、睡前放松活动、减少刺激性物质摄入以及安全环境准备。
1.睡眠规律性与充足性保持一致
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减少因睡眠不足导致的梦境干扰。确保每晚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维持稳定的入睡与起床时间。
2.避免过度疲劳
避免长时间的精神压力或身体劳累,可以降低大脑和身体的紧张程度。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确保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3.睡前放松活动
睡前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可以帮助缓解一天的压力,促进更好的睡眠质量。建议可以在睡觉前适当做一些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身心的活动。
4.减少刺激性物质摄入
减少咖啡因、尼古丁等兴奋剂的摄入量,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尽量避免在晚上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可乐等。
5.安全环境准备
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且舒适的睡眠环境,以减少夜间惊醒的可能性。确保孩子的床铺稳固、床垫舒适,并将潜在危险物品移开。
如果以上措施不能有效改善梦游症状,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024-01-04 15:4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梦游症俗称“迷症”,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来进行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近年,夜游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夜惊与梦游症均为睡眠障碍,夜游症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故夜游症通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前2-3小时。梦游症多发生在小儿期(6~12岁),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持续数年,进入青春期后多能自行消失。在小儿期,偶有梦游症的比例为15%,频繁发生的比率为1%~6%。男多于女。同一家系内梦游症发生率高,这说明梦游症有一定遗传性。夜惊发作多发生在入睡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2小时。本病发作次数不一,可隔几天、几十天发作一次,偶可一夜发作数次。
症状起因:1.心理社会因素 部分儿童发生梦游症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日常生活规律紊乱,环境压力,焦虑不安及恐惧情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欠佳,学习紧张及考试成绩不佳等与梦游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2.睡眠过深 由于梦游症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种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过度劳累、连续几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药物等,均可诱发梦游症的发生。 3.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表明梦游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阳性家族史的较多,且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说明该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4.发育因素 因该病多发生于儿童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停止,表明梦游症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发育延迟有关。
可能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心理、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