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直肠脱垂是怎么回事
补充说明:直肠脱垂是怎么回事
a******W 2021-06-29 11: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直肠脱垂可能是由于排便困难、长期便秘导致腹内压增高引起的,也可能是盆底肌肉松弛或先天发育不全造成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排便困难
排便时用力过大导致肛门局部组织压力增加,引起肛门黏膜层与肌层分离,从而发生脱垂。可通过药物进行调理,如使用开塞露、乳果糖等药物帮助患者顺利排便,减轻排便时的阻力和对肛门的压力。
2.长期便秘
由于大便干结难以排出,在排便过程中需要较大的腹压才能将大便排出体外。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肛门部位承受过大的压力而出现损伤,进而诱发直肠脱垂的发生。可遵医嘱使用肠道菌群调节剂来改善症状,比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
3.腹内压增高
当腹内压突然升高时,如剧烈咳嗽、频繁排便、排尿等,会导致直肠周围组织受到压迫,从而引起直肠壁薄弱区向肛门外突出形成直肠前突。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提肛运动加强括约肌功能锻炼,也可以采用针灸疗法刺激穴位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4.盆底肌肉松弛
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女性产后,盆底肌肉逐渐老化、松弛,无法有效支撑直肠正常位置,导致其下移甚至脱出肛门。针对盆底肌肉松弛的情况,可以考虑生物反馈疗法或者电刺激疗法来强化盆底肌肉的功能。
5.先天发育不全
主要是因为先天性骨盆结构异常或者是直肠周围支持组织先天性缺陷,使直肠失去正常的解剖位置而向下移位,当腹压增加时容易加重脱垂程度。对于先天性骨盆狭窄者,可以通过手术矫正畸形,如骶骨前移术、耻骨后悬吊固定术等;若为直肠黏膜脱垂,则需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指诊和肛门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病变。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便,以免加重腹内压增高,促进粪便排出。
2024-03-16 14:0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仅黏膜下脱是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下脱为完全脱垂。脱垂部分位于直肠内称内脱垂,脱出肛门外则称外脱垂。直肠脱垂以儿童及老年人多见,直肠脱垂在儿童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者,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门周围感染、直肠出血、脱出肠段水肿坏死及狭窄,应以手术治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