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恶性间皮瘤靶向治疗
补充说明:恶性间皮瘤靶向治疗
a******W 2021-07-02 16:0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恶性间皮瘤的靶向治疗可以考虑厄洛替尼、吉非替尼、贝伐珠单抗等药物,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也可作为治疗选择。在使用过程中,需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注意患者的全身状况。
1.厄洛替尼
厄洛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阻断EGFR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患者需遵循医嘱定期服用。EGFR基因扩增或突变在某些类型的肺癌和乳腺癌中常见,与细胞过度生长有关。厄洛替尼能有效抑制这些异常激活的蛋白,从而控制肿瘤进展。
2.吉非替尼
吉非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常口服给药。起始剂量为250mg每日一次,根据需要调整至400mg每日一次。吉非替尼主要针对EGFR突变引起的恶性间皮瘤。其可阻断EGFR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长。
3.贝伐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具体用法依处方而定,一般为每3-4周一次。贝伐珠单抗能够结合并中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干扰恶性间皮瘤的新生血管形成,间接地抑制肿瘤生长。
4.培美曲塞
培美曲塞是一种化疗药物,通过增加核酸合成来破坏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通常于每三周一次的固定时间间隔下静脉注射。培美曲沙适用于既往未接受过系统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对于存在EGFR突变的恶性间皮瘤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顺铂
顺铂是一种传统的抗癌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给予。使用时应监测肾功能,避免累积剂量过高。顺铂对多种实体瘤均有一定疗效,包括某些类型的恶性间皮瘤。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形成烷化物,导致DNA损伤及细胞死亡。
在接受上述靶向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胃肠道不适症状。
2024-02-13 09:0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