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口腔出血> 口腔出血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口腔出血可能是由于牙龈炎、牙周炎、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牙龈红肿、易出血,严重时可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1.牙龈炎
牙龈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会导致牙龈红肿、易出血。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壁变薄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出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缓解。
2.牙周炎
牙周炎是由于长期食物残渣堆积刺激所致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可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炎症因子作用于黏膜下组织,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抗厌氧菌治疗。
3.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缺乏影响了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合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轻微创伤后也可能会有口腔出血的现象发生。补充维生素K制剂是直接纠正缺乏的有效方法,如口服维生素K1胶囊。
4.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凝血因子缺乏,轻微外伤即可导致长时间持续出血。此时患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碍,因此会出现口腔出血的症状。对于轻度出血,可按医嘱局部冷敷以减少血液循环;对于严重出血,需要输注相应的凝血因子替代疗法,例如新鲜冷冻血浆、纤维蛋白原等。
5.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发生异常,导致止血功能受损,表现为轻微损伤后长时间渗血不止。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凝血时间延长,轻微创伤后也会出现口腔出血的情况。针对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需首先确定具体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处理。如果是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可通过注射维生素K来改善凝血功能;若为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则可能需要定期输注凝血因子替代品。
建议关注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避免硬物摩擦患处。必要时,可以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测定等检查评估病情。

2024-02-08 17: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牙龈炎

牙龈炎是指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的急、慢性炎症。牙龈(gingiva)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粘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牙菌斑是牙龈炎的始动因子,牙龈炎常见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胀痛,有可能向深层发展导致牙周炎。由细菌感染、外物刺激以及食物嵌塞等均可引起牙龈炎,一般最常见的是以细菌感染为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