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栀子>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

精选回答(1)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于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疾病、儿科疾病和妇科疾病,达于阴平阳秘,对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结节和糖尿病及并发症有深入研究

提问

栀子对肝脏的危害,通常有脾胃不适、耗伤阴津、耗伤气血等。

1、脾胃不适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病症。但如果长期服用栀子,可能会损伤脾胃,从而引起脾胃不适,出现食欲下降、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2、耗伤阴津

由于栀子性寒,长期使用可能会损伤体内的阴津,从而出现口干、口渴、皮肤干燥等症状。

3、耗伤气血

由于栀子苦寒清降,长期使用可能会损伤体内的气血,从而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引起面色苍白、乏力等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导致肝脏的阴液不足,出现肝阴不足的情况。建议患者在使用栀子时严格遵医嘱,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

2022-06-21 19: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