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乳酸脱氢酶偏低的原因
补充说明:乳酸脱氢酶偏低的原因
a******W 2021-07-11 00:1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乳酸脱氢酶偏低可能因饮食不当导致的生理性降低、药物影响、长期卧床不动、肝硬化、恶性肿瘤等引起,但这些原因可能导致的后果不同。建议定期监测乳酸脱氢酶水平,若持续偏低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
1.饮食不当导致的生理性降低
乳酸脱氢酶主要存在于人体细胞内,当摄入不足时会导致其合成减少,进而引起乳酸脱氢酶偏低。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可改善乳酸脱氢酶偏低的情况。
2.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类、抗痛风药等会影响肝脏功能,使乳酸脱氢酶活性下降。停用相关药物或更换其他替代药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但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长期卧床不动
长期卧床不动会导致肌肉代谢减慢,从而减少乳酸脱氢酶的产生。增加体力活动,如散步或轻度运动,有助于提高乳酸脱氢酶水平。
4.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受损严重,无法正常合成乳酸脱氢酶,因此会出现乳酸脱氢酶偏低的现象。对于肝硬化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5.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通常会引起身体消耗性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包括乳酸脱氢酶。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
建议定期监测乳酸脱氢酶水平,以观察其是否恢复正常。必要时,可以遵医嘱通过超声波检查、CT扫描等方式对肝脏进行影像学评估。
2024-01-16 23:3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在我国以20~50岁的男性多见,青壮年的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及某些寄生虫感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