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胆道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的治疗要点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胆道蛔虫病的治疗要点包括驱虫治疗、解痉止痛、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治疗、胆汁引流等。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驱虫治疗
驱虫治疗通常采用口服驱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按医嘱规定剂量服用。这些药物可杀死肠道内的寄生虫,减轻因寄生虫引起的消化系统不适。针对胆道蛔虫病患者可能出现的腹痛、腹泻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2.解痉止痛
解痉止痛通过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来缓解胆管痉挛和疼痛。胆道蛔虫可能导致胆管痉挛和剧烈腹痛,使用解痉止痛药物有助于舒缓症状。但需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及用量以减少副作用风险。
3.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涉及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针对特定细菌感染提供治疗;具体用药需依据医师处方执行。某些情况下胆道蛔虫可能伴随细菌感染,在这种状况下抗感染治疗是必要的。此措施旨在消除潜在的细菌感染源,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4.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以及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目的是维持患者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由于胆道梗阻引起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时,适当调整饮食结构有利于减轻胃肠负担,并提供部分必需营养成分。此外,对于长期卧床或进食困难者,应考虑给予高热量、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营养支持食品。
5.胆汁引流
胆汁引流手术是在影像学引导下经皮插入一根细针至肝内胆管并放置一根塑料支架以帮助胆汁流出。该措施适合于胆道梗阻导致胆汁积聚引起黄疸或腹部不适的患者。其作用在于降低胆管压力、改善肝脏功能并缓解相关临床表现。
在治疗胆道蛔虫病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024-02-16 10: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胆道蛔虫病 (蛔厥)

胆道蛔虫病(biliaryascariasis)是蛔虫从小肠逆行进入胆道,引起胆管和奥狄括约肌痉挛,以患者突然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蛔虫进入胆道后,多数停留在胆总管,因胆囊管与胆总管之间角度较大,蛔虫很少进入胆囊,但可钻入左右肝胆管之中。儿童青年多见、无性别差异、农村较为多见。处理不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害甚大,也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原因之一。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