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骨科> 小儿睾丸未降> 小儿睾丸未降激素治疗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儿睾丸未降可采取曲普瑞林、亮丙瑞林、人绒毛膜、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等激素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应尽快就医。
1.曲普瑞林
曲普瑞林通常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起始剂量为每2周0.5mg,随后调整至每4周0.5-1mg,直至睾丸降至阴囊。曲普瑞林能模拟下丘脑产生的GnRH的节律性分泌模式,导致LH和FSH水平升高,促进雄激素合成并诱导间质细胞发育成熟,从而促使隐睾下降。
2.亮丙瑞林
亮丙瑞林一般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可按医嘱选择固定时间点进行注射。亮丙瑞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十肽类GnRH类似物,其结构与内源性GnRH相似,能够竞争性的占据GnRH受体,使垂体处于持续抑制状态,减少体内雌激素的产生,间接刺激睾丸间质细胞产生较多的雄激素,进而促使隐睾下降。
3.人绒毛膜
人绒毛膜通过肌肉注射方式给予,具体剂量和疗程由医生根据患者年龄和体重等因素确定。人绒毛膜能够刺激卵泡生长和排卵,同时也能刺激睾丸间质细胞产生更多的雄激素,有助于促进隐睾下降。
4.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通过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方式给予,具体剂量和疗程由医生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能够模拟自然状态下黄体生成素峰值的出现过程,促使下丘脑释放出更多的GnRH,进而刺激垂体前叶合成和释放LH和FSH,增加睾酮的合成和分泌,有利于隐睾的下降。
在使用上述药物之前,应先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内分泌功能检测,以评估是否适合此类治疗。开始治疗后,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并定期回访,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2024-01-15 03: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体生成素

黄体生成素由垂体产生,女性黄体生成素参与促卵泡激素的促排卵、促进雌激素、孕激素的形成和分泌;在男性黄体生成素促进睾丸合成、分泌雄激素。测定血清中黄体生成素的含量有助于判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状态,预测排卵时间。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