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和继发性的区别
补充说明: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和继发性的区别
2021-07-11 00:1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和继发性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1、病因不同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多是身体内乳糖酶分泌少或者是缺乏,从而导致无法分解母乳或者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通常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调、肠道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的。
2、症状不同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患者,在食用乳制品之后,可能会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在食用乳制品之后,可能会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
3、治疗方法不同
对于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乳糖酶胶囊、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基因遗传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2-07-18 10:5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乳糖是须要人体排泄乳糖酶来选择合成的,乳糖不耐受主要因为乳糖酶排泄缺乏造成的,引发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后天性的乳糖酶缺乏,肠炎,饮食习惯转变等,主要临床出现为腹泻,排气增加,腹胀。大便常规有助于本病的诊疗,医治上假如腹泻不重要,通常不必医治。
2021-07-11 06:47
举报向医生提问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症:这是一种和先天性乳糖酶缺乏不同的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开始喂养后出现暴发性腹泻,水样多泡的酸性大便,伴腹泻。可致呕吐、脱水、肾小管性酸中毒、双糖尿、氨基酸尿、白内障、肝和脑损伤,如诊断过迟可引起死亡。停止喂乳后腹泻消失,无乳糖尿和氨基酸尿症。当未分解吸收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肠道存在的细菌发酵成为小分子的有机酸如醋酸、丙酸、丁酸等,并产生一些气体如甲烷、H2、CO2等,这些产物大部分可被结肠重吸收,而未被吸收者或仍未被分解的乳糖可引起肠鸣、腹胀、腹痛、排气、不舒服、腹泻等症状,有的人还会发生嗳气、恶心等。这些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症。乳糖不耐症状个体差异很大。严重的乳糖不耐受多于摄入一定量乳糖后30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乳糖不耐症对婴幼儿影响较大,并会同时伴有尿布疹、呕吐、生长发育迟缓等,成人有时伴恶心反应。不耐受症状的多少和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小肠内乳糖酶活性、摄入的乳糖量以及是否同时摄入其它类食品等。
症状起因:先天性乳糖不耐受五大原因乳糖是奶类含有的一种糖类,在小肠中必须经乳糖酶的水解变为两个单糖,即葡萄糖和乳糖后才能被吸收。乳糖酶缺乏的人,在食入奶或奶制品后,奶中乳糖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腔内,使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体积增加,肠排空加快,使乳糖很快排到大肠并在大肠吸收水分,受细菌的作用发酵产气,轻者症状不明显,较重者可出现腹胀、肠鸣、排气、腹痛、腹泻等症状。医生们称之为乳糖不耐受症。具体来说有以下五大原因。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自出生时机体乳糖酶活性即低下或缺乏,是机体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所致,这一类型很少见。2、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又称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是由于人类世代饮食习惯导致基因改变,发病率与年龄和种族有关,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3、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常见病因如感染性腹泻,机体疾病康复可后恢复正常4、对于小儿来说,秋季多发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会引起肠胃功能的暂时低下,乳糖酶分泌减少或活性降低,持续饮奶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5、大剂量服务头胞类、内酰胺类抗菌素后也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可能疾病:小儿普通易变型免疫缺陷
常见检查: 半乳糖耐量试验
就诊科室:营养科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复合乳酸菌胶囊
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肠功能紊乱,如急、慢性腹泻等。
左氧氟沙星片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2.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3.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4.伤寒。5.骨和关节感染。6.皮肤软组织感染。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清热消炎宁胶囊
清热解毒,消炎止痛,舒筋活络。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咽喉炎,肺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阑尾炎,烧伤,疮疡脓肿,蜂窝组织炎。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