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腰痹中医病因病机
补充说明:腰痹中医病因病机
2021-07-11 00:3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腰痹中医病因病机可能因肾阳虚衰、寒湿侵袭、外伤劳损、气血瘀滞、肝肾亏虚等引起,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调理。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1.肾阳虚衰
肾阳是人体一身阳气的根本,肾阳不足则温煦无力,导致脏腑功能衰退,出现腰痛、四肢冰冷等症状。可选用金匮肾气丸进行调理,此方剂能补肾助阳、化气行水,对于肾阳虚引起的腰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寒湿侵袭
寒湿之邪侵入腰部经络,使气血凝滞不通,从而引起腰痛、局部冷感等不适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来改善病情,其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的功效。
3.外伤劳损
外伤劳损会导致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损,进而引发疼痛和僵硬感。针对外伤劳损所致的腰痹,可采用推拿疗法,在专业人士操作下放松紧张的筋膜和肌腱,以达到舒缓腰部压力的目的。
4.气血瘀滞
气血瘀滞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者停滞于某处,导致气血不能畅通地营养全身,此时若涉及腰部,则会引起腰痛、胀满等症状。可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刺激穴位,如足三里穴、血海穴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气血瘀滞的情况。
5.肝肾亏虚
肝肾亏虚多由年老体弱、久病不愈等原因引起,导致肝肾阴精亏损,无法滋养筋骨,从而引发腰膝酸软、乏力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滋补肝肾,改善不适症状。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寒冷环境中,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4-11 12:4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腰痹中医病因病机可能因肾阳虚衰、寒湿侵袭、外伤劳损、气血瘀滞、肝肾亏虚等引起,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调理。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1.肾阳虚衰
肾阳是人体一身阳气的根本,肾阳不足则温煦无力,导致脏腑功能衰退,出现腰痛、四肢冰冷等症状。可选用金匮肾气丸进行调理,此方剂由桂枝、附子等组成,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
2.寒湿侵袭
寒湿之邪侵入腰部经络,使气血凝滞不通,从而引起腰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可用三仁汤祛除体内的寒湿邪气,缓解不适症状。
3.外伤劳损
久坐久站或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容易导致腰部肌肉过度劳累,进而引发腰痛的情况发生。可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
4.气血瘀滞
气血瘀滞是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液积聚在某个部位形成阻塞。若在腰部出现气血瘀滞,则会导致疼痛和僵硬感。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舒筋活血片、麝香壮骨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5.肝肾亏虚
肝肾阴虚可能导致腰部失去营养支持而感到酸软无力;肾虚则可能进一步影响到腰部的功能稳定性。可考虑使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来滋补肝肾,缓解不适症状。
针对腰痹,应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以减少腰部负担。建议定期进行腰部保健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等,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预防腰痹的发生。
2024-03-05 16:16
举报向医生提问
腰背痛是指背、腰、腰骶和骶髂部的疼痛,有时伴有下肢感应痛或放射痛。因腰背痛绝大多数表现在下腰椎和腰骶、骶髂部。腰背痛是人类脊柱最常见的疾患,被说成是人类由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所付出的代价。该症内科、外科、妇科和神经科较常见,腰背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韧带、脊椎、肋骨、脊髓和脊髓膜之中的任何的一种组织的病变均可引起腰背痛。
多发人群:长期坐位弯腰工作者、司机、教师、办公室职员、重体力劳动者
典型症状: 背痛 腰背刺痛 下肢感应痛或放射痛的腰背痛 钝痛
临床检查: 背痛 腰背刺痛 下肢感应痛或放射痛的腰背痛 钝痛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 —— 1000元)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活力苏口服液
益气补血,滋养肝肾。用于年老体弱,精神萎靡,失眠健忘,眼花耳聋,脱发或头发早白属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者。
脑心清片
活血化瘀通络,用于脉络瘀阻,眩晕头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胸中憋闷,心悸气短;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见上述证候者。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