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治疗
a******W 2021-07-11 00:3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通过头后仰位固定、调整喂养方式、控制颅内压药物、脑室穿刺引流、光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头后仰位固定
将患儿置于安全位置,如头后仰位固定,以减少因头部活动引起的不适。此方法有助于稳定患儿的身体状态,减轻因身体移动导致的压力变化对病情的影响。
2.调整喂养方式
轻柔地改变喂奶姿势、速度及时间,避免引起咳嗽反射。此举可降低颅内压力骤增的风险,从而预防继发性损害的发生。
3.控制颅内压药物
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以减轻水肿,缓解颅内高压。这些药物能够通过增加脑血流量来改善脑循环功能,促进受损组织修复,进而达到治愈目的。
4.脑室穿刺引流
在影像引导下插入一根细针至大脑特定区域进行抽吸操作;通常需要住院管理。该技术旨在移除积聚于脑室系统的血液积液以缓解压力增高所致头痛、呕吐等症状。
5.光疗
若新生儿存在高胆红素血症,在医生指导下接受特定波长蓝光照射。此措施能有效地促进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而易于排出体外。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剧烈移动以防加重出血。同时应定期评估神经系统状况,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是关键所在。
2024-01-19 18:0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SAH。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