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轻偏瘫> 轻偏瘫怎么恢复好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轻偏瘫可以通过运动疗法、职业疗法、物理疗法、语言疗法、针灸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渐进性的身体活动来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通常由康复师指导患者进行。此方法有助于改善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2.职业疗法
职业疗法侧重于训练患者独立完成日常活动,如洗澡、穿衣等,旨在恢复其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职业疗法可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3.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超声波治疗等手段,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定期开展。这些方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对于因神经损伤引起的轻偏瘫具有一定的效果。
4.语言疗法
针对轻偏瘫导致的语言障碍,可通过一对一交流及特定语言训练程序来提升沟通能力。语言疗法旨在恢复或改善受损的言语、吞咽功能,对因脑血管意外造成的构音障碍有益。
5.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涉及在特定穴位刺入细针,一般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操作。传统中医学认为,针灸能调节气血流通,辅助治疗因风邪侵袭引起的半身不遂现象。
在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共存疾病等因素。建议定期评估并调整康复策略,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支持和充足的休息,以利于机体更好地适应康复过程。

2024-03-10 23: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偏瘫 (半身不遂)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 症状起因:偏瘫病因多样复杂,总的来说都与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应,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 三、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四、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复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 五、代谢病中糖尿病与中风关系最密切,有30-40%中风患者患有糖尿病。

  • 可能疾病: 中风后遗症 偏瘫型偏头痛 肝风内动证 脑萎 血栓形成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外科、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