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补充说明: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a******W 2021-07-11 00:20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Rh血型不合 缺陷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胎儿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是由母子ABO血型不合、母子Rh血型不合、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先天性红细胞酶异常、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母子ABO血型不合
ABO血型是由A、B和H等位基因控制的多态性系统。当母亲为O型而胎儿为A或B型时,可导致IgM类抗体产生,这种抗体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中,引起红细胞破坏。O型血的母亲需接受定期血液检测以监测可能产生的抗体水平,必要时进行光疗或换血治疗。
2.母子Rh血型不合
Rh血型系统是人类的一种凝集原系统,分为阴性和阳性。当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时,第一胎不会发生溶血反应,但在第二胎时,母亲会产生针对Rh因子的抗体,这些抗体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对于Rh阴性的母亲来说,需要注射Rh免疫球蛋白来预防Rh阳性的胎儿与其母体之间的不兼容。
3.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表面蛋白质结构异常,使其无法正常维持其完整性,从而导致溶血性贫血的发生。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输血、脾切除术以及应用补铁剂等。
4.先天性红细胞酶异常
先天性红细胞酶异常会导致红细胞代谢障碍,进而影响其形态和功能稳定性,易被破坏而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大量破坏,形成溶血性贫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补充剂改善病情。
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由机体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引起,这些抗体会导致红细胞提前破坏,引发溶血性贫血。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减少自身抗体对红细胞的攻击。
建议密切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如体重增长和头围大小,以评估贫血对生长的影响。必要时,应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胆红素水平测定等检查,以进一步了解溶血的程度和类型。
2024-03-16 21:2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有时红细胞的破坏能被骨髓红细胞生成所代偿,临床上不发生贫血,即仅有自身免疫性溶血(AIH)。也有人仅可测及抗自身红细胞抗体(AI),而无明显溶血迹象。当机体既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又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甚至白细胞抗体),进而同时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或全细胞减少)时,称之为Evans。本病临床表现多端,温抗体型AIHA多为慢性起病,易于反复,部分患者有急性发作史,发作期间可见畏寒、发热、黄疸、腰背酸痛等,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少见于冷凝集素病,病情常反复,后期不易控制。
维生素E软胶囊
1.用于未进食强化奶粉或有严重脂肪吸收不良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2.未成熟儿及低出生体重婴儿常规应用本品,可预防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并可减轻由于氧中毒所致的球后纤维组织形成(可致盲)及支气管-肺系统发育不良.但亦有人认为上述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乌苯美司胶囊
本品可增强免疫功能,用于抗癌化疗、放疗的辅助治疗,老年性免疫功能缺陷等。 可配合化疗、放疗及联合应用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造血干 细胞移植后,以及其它实体瘤患者。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福乃得维铁缓释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