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切口疝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补充说明:切口疝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a******W 2021-07-11 00: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切口疝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通常取决于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病因。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建议。
1.腹壁薄弱
腹壁薄弱包括先天性缺陷、外伤后愈合不良等,导致腹腔内容物容易从薄弱处突出形成疝。这会导致腹部肿块和疼痛。手术修补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使用人工生物补片加强薄弱区域。
2.腹内压增高
腹内压增高可能由长期便秘、重型物品搬运等原因引起,导致腹腔内压力超过正常值而使组织移位。腹腔内脏器通过缺损向外突出,可引起局部包块、疼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咳嗽训练、缩肛运动等行为疗法来缓解症状。
3.肥胖
肥胖患者的腹部脂肪堆积增加腹壁的压力,可能导致腹壁肌肉和结缔组织变薄,从而更容易发生切口疝。肥胖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进一步增加腹内压。减重手术如胃旁路术可以减少食物摄入和吸收,有助于减轻体重并降低切口疝的风险。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由于长期吸烟、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气道狭窄和炎症,导致呼吸困难,需要用力呼吸以维持通气,从而使腹内压升高。戒烟是关键措施之一,可通过减少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改善肺功能,降低腹内压。
5.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会影响伤口愈合过程,使得切口处的修复不完整,易发生切口疝。糖尿病患者常伴随下肢神经病变,足部感觉减退,走路时容易跌倒,增加切口疝的发生风险。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切口疝的关键,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如胰岛素注射来实现。
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在术后管理中。对于存在切口疝风险因素的人群,应避免增加腹内压的行为,如长时间持重物或剧烈活动。
2024-02-26 03:0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切口疝(incisionalhernia)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自腹部切口突出的疝。是剖腹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以下腹部中线切口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腹部纵行切口区,见于切口裂开、感染、二期愈合的切口,少数发生于没有切口裂开病史而出现在手术后较长时间后。发病率通常为1%以下,但切口感染发病率可达10%。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典型症状: 焦虑 恶心 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 食欲减退
临床检查: 焦虑 恶心 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 食欲减退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