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1)

董璐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小儿慢性肉芽肿病的症状包括脾肿大、贫血、反复感染、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巨球蛋白血症。由于该疾病涉及免疫系统,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和管理。
1.脾肿大
脾肿大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在慢性肉芽肿病中,由于患者存在遗传性或获得性的NADPH氧化酶功能缺陷,使得中性粒细胞无法有效清除细菌,这些细菌在体内繁殖并引发炎症,导致脾脏充血和肿胀。脾肿大的位置通常位于左上腹部,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不适或压迫感。
2.贫血
贫血可能是由铁利用障碍引起的,此时身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来合成血红蛋白,而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慢性肉芽肿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的异常,会导致铁代谢紊乱,进而影响到红细胞的生成。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以满足身体的需求,这可能导致心跳加快。
3.反复感染
反复感染是因为患儿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功能不全,不能有效地杀灭和吞噬侵入机体的微生物,因此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感染通常发生在口腔、皮肤等部位,可能伴有发热、脓液等症状。
4.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指长期存在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影响机体的防御机制,增加感染的风险。慢性肉芽肿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可能存在功能缺陷,使其对某些病原体的杀伤力降低。这种低水平的白细胞可能导致感染不易被发现,但可能表现为持续的疲劳、虚弱或其他全身症状。
5.巨球蛋白血症
慢性肉芽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当基因突变导致B淋巴细胞过度活化时,就会产生大量无用的IgG4类抗体,这些多余的IgG4会与补体蛋白C1q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刺激浆细胞产生更多的IgG4。IgG4升高会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包括血管增生和组织损伤,从而导致巨球蛋白血症的发生。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以及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免疫调节药物如环孢素A或生物制剂阿巴西普注射液。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并定期监测病情变化。

2024-02-24 01: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贫血 (血虚)

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痨性贫血等。急慢性贫血:急性失血所致贫血、慢性贫血(如风湿病性贫血、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肝脏疾病所致贫血、慢性肾性贫血、恶性肿瘤所致贫血等)。

推荐医生更多

朱先康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李妮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刘士东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

刘艳霞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

蔡西萍 主治医师

提问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

赖兴兵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