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胃反流症状是什么引起
补充说明:胃反流症状是什么引起
a******W 2021-07-11 00: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胃反流症状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食不当、肥胖、食管裂孔疝、胃排空障碍等病因引起。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胃反流症状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和二氧化碳,形成幽门螺杆菌保护泡。当幽门螺杆菌过度繁殖时,其产生的氨和二氧化碳会增加,导致胃酸逆流入食道。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以减轻胃反流的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等。
2.长期饮食不当
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进而影响胃部消化功能,出现胃反流的情况。患者应调整饮食习惯,减少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3.肥胖
肥胖者腹内压增高,膈肌上抬,贲门下移,从而降低抗返流屏障的作用,使胃内容物更容易通过松弛的括约肌进入食管,引起胃反流的发生。体重管理是控制胃反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可通过运动锻炼和合理膳食来实现。
4.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指由于膈食管裂孔扩大而导致部分小肠或大网膜通过裂孔进入胸腔引起的疾病。当疝囊较大压迫胃体时,会引起胃容量减小,进而导致胃排空障碍,发生胃反流。手术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主要方法,例如腹腔镜微创手术,将疝入胸腔内的脏器还纳至腹腔并修补膈食管裂孔。
5.胃排空障碍
胃排空障碍指胃蠕动减弱或消失,导致食物在胃中滞留时间延长,增加了胃内压力,从而引起胃反流。促动力剂可用于改善胃排空障碍,如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
针对胃反流症状,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以评估食管炎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应注意避免暴饮暴食,特别是睡前两小时内不要进食过多,以减少夜间胃反流的风险。
2024-01-14 08:5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革兰阴性、微需氧性细菌。人群中几乎一半终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早在1893年,Bizzozero报道在狗的胃内观察到一种螺旋状微生物。之后,Kreintz和Rosenow在人胃内也发现了螺旋体。1979年,Warren发现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多数胃黏膜活检标本上定居有弯曲菌样的细菌,有规律地存在于黏膜细胞层的表面及黏液层的下面,易于用Warthin-Starry饱和银染色法染色。直到1983年,Marshall及Warren用弯曲菌的微氧培养方法,首次报道成功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从此引起医学届广泛兴趣和深入研究。以后发现此菌许多特征与弯曲菌属相似,而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
胃康灵胶囊
柔肝和胃,散瘀,缓急止痛。用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连及两胁、嗳气、泛酸;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1.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2.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 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 4.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常常发生于饭后,因为食管括约肌帐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胃内容物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症,该病经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属于中医“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非甾体类抗
胃乃安胶囊
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用于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