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肺部疼痛怎么办
补充说明:肺部疼痛怎么办
a******W 2021-07-11 00:1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肺部疼痛可以考虑镇痛药物、抗生素治疗、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肺功能锻炼、体位引流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肺部疾病。
1.镇痛药物
镇痛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给予患者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来缓解肺部剧烈的持续性疼痛。此类药物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及不适感。选择使用镇痛药物是因为肺部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可能导致胸膜粘连引起胸部间歇性钝痛,此时需要止痛治疗以减少不适感并促进休息恢复。
2.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由医师开具处方,在指导下选用合适的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给药。此方法针对多种细菌感染所致肺部疾患有效;可消除致病菌,进而缓解因感染引发的肺部不适。若经确诊为细菌感染所致肺部疼痛,则需接受相应疗程的抗生素治疗以根除病因。
3.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
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包括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通过雾化器或喷嘴直接送入呼吸道发挥作用。这类药物能够舒滑肌细胞,改善通气功能,从而缓解因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及相关胸腔压力变化引起的肺部牵涉性疼痛。对于存在哮喘或COPD的患者,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有助于缓解肺部不适。
4.肺功能锻炼
肺功能锻炼涉及一系列呼吸训练活动,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每日定时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此举旨在提高肺活量和换气效率,长期坚持对提升心肺健康有益。对于因吸烟、空气污染等造成的肺部不适具有积极影响。
5.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是改变身体姿势使病变部位处于高位,利用重力作用帮助痰液排出的方法。该措施适用于咳痰困难的患者,可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缓解肺部不适。对于有排痰障碍的患者,采取特定体位可助于改善通气及清除分泌物。
建议定期监测病情进展,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同时,应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以减少肺部进一步损害的风险。
2024-03-20 00:0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持续性痛是由于机体组织受到各种损害刺激而产生的感觉,往往促使机体避开这些损害,因而是机体的一种警示信号,具有保护作用。但是,持久而强烈的疼痛会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乱,甚至休克等后果。 任何形式的刺激(物理的或化学的),达到一定强度都能引起疼痛。
症状起因:目前认为,各种形式的超强刺激都可引起组织细胞释放出某些化学物质,称为致痛物,包括: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及多肽类、钾离子、氢离子,以及组织损伤时释放的酸性代谢产物等;前列腺素E1也已被证明可提高组织对疼痛的敏感性而致疼痛。致痛物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的痛觉感受器,产生冲动经过不同的传入神经到达脊髓的后根神经节细胞,并沿脊髓丘脑侧束,经内囊传至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第一感觉区,而引起有定位的痛觉。头面部的刺激主要由三叉神经感觉支传入;内臟的痛觉主要由交感神经传入;食管和气管的痛觉则由迷走神经干的传入神经上传。
可能疾病: 增生性骨关节病 强直性脊柱炎性巩膜炎 胰腺真性囊肿 腘肌肌腱炎 髌股关节疼痛
就诊科室:普外科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桉柠蒎肠溶胶囊
本品为黏液溶解性祛痰药。 适用于急、慢性鼻窦炎。 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部真菌感染、肺结核和矽肺等呼吸道疾病。亦可用于支气管造影术后,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氨酚双氢可待因片
可广泛用于各种疼痛:创伤性疼痛,外科手术后疼痛及计划生育手术疼痛,中度癌痛,肌肉疼痛如腰痛、背痛、肌风湿痛,头痛,牙痛,痛经,神经痛以及劳损、扭伤、鼻窦炎等引起的持续性疼痛。还可用于各种剧烈咳嗽,尤其是非炎性干咳以及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和咳嗽症状。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本品适用于因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病奈瑟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梅毒螺旋体及衣原体等对本品敏感的病原体引起的下列感染:1.尿道炎、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前列腺炎、淋病、膀胱炎、附睾丸炎、宫内感染、肾盂肾炎、肾盂炎、肾盂膀胱炎等。2.浅表性化脓性感染:痤疮、扁桃体炎、肩周炎、毛囊炎、脓皮症、疖、疖肿症、痈、蜂窝组织炎、汗腺炎、皮脂囊肿粉瘤、乳头状皮肤炎、甲沟炎、脓肿、鸡眼继发性感染、咽炎、泪囊炎、眼睑缘炎、麦粒肿、牙龈炎、牙冠周围炎、牙科性上腭窦炎、感染性上腭囊肿、牙周炎、外耳炎、外阴炎、阴道炎、创伤感染、手术后感染。3.深部化脓性疾病:乳腺炎、淋巴管(结)炎、颌下腺炎、骨髓炎、骨炎。4.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细菌性肺炎、异型肺炎、肺部化脓症。5.梅毒。6.中耳炎、副鼻窦炎、颌下腺炎。7.痢疾、肠炎、感染性食物中毒、胆管炎、胆囊炎。8.腹膜炎。9.败血症、菌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