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外伤性血胸血液不凝固的原因
补充说明:外伤性血胸血液不凝固的原因
a******W 2021-07-11 00:1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外伤性血胸血液不凝固可能是因为胸部损伤导致的血管破裂、肺栓塞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小板减少症、抗凝剂过量使用等。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因此需要紧急处理,包括立即停止出血措施和输血治疗。
1.胸部损伤
胸部损伤导致肋骨骨折、气胸等,使胸腔内压力失衡,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损伤,进而影响到血液凝固过程。对于胸部损伤引起的出血,首先需要进行紧急止血处理,如加压包扎或缝合伤口。同时需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出现休克。
2.肺栓塞
肺栓塞是指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造成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急症。此时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凝血因子暴露,导致血液不凝固。对于肺栓塞,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启动溶栓治疗,例如遵医嘱静脉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钙等药物。
3.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指凝血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包括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可导致血液不凝固。针对凝血功能障碍,可以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如输注新鲜冷冻血浆、冷沉淀物等;也可以应用促进凝血的药物,比如维生素K1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等。
4.抗凝剂过量使用
抗凝剂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来阻止血液凝固,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导致血液无法凝结。如果发现抗凝剂过量使用,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注射用维生素K3等药物以逆转抗凝作用。
5.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包括黏附、聚集和释放等功能异常,从而影响血液凝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方法取决于其原因,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免疫调节治疗或脾脏切除术等。例如,巨球蛋白血症可在医生建议下通过静脉注射人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血常规、D-二聚体水平检测以及凝血功能相关检查,以评估凝血状态。
2024-01-22 04:2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胸膜腔内积血谓之血胸。创伤性血胸的发生率在胸部钝性伤中占25%~75%,在穿透性伤中占60%~80%。创伤性血胸的治疗旨在防治休克,及早清除胸膜腔积血以解除肺与纵隔受压和防止感染。创伤性血胸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量和速度,以及伴发损伤的严重程度。急性失血可引起循环血容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多量积血可压迫肺和纵隔,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小量血胸指胸腔积血量在500毫升以下,病人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天麻素注射液
镇静、安眠、镇痛。用于神衰、神衰综合征及血管性头痛,脑外伤性综合征: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眩晕、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元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辅助治疗癫痫等。
三七通舒胶囊
主要用于心脑血管栓塞性病症,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骞涩、偏身麻木。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弹力绷带(商品名:优力抒)
用于预防关节及肌肉损伤,并在其治疗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介入及手术治疗后加压包扎。关节病变:关节扭伤、错位;肌肉病变:肌肉挫伤,扭伤或肌肉撕裂;肌腱病变:腱鞘炎,肱骨外上踝炎;骨科病变:肋骨骨折及自发性骨折;静脉病变:静脉炎,静脉曲张,静脉溃疡及象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