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脑后枕部疼痛怎么调理
补充说明:脑后枕部疼痛怎么调理
2021-07-10 00:3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脑后枕部疼痛可能是睡姿不当、颈椎病、颈动脉或椎动脉疾病等原因引起的,需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调理。
1、睡姿不当
若患者长期保持一个睡姿,如长期保持枕后位,可能造成颈部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流畅,从而引起脑后枕部疼痛。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缓解疼痛,也可以通过改变睡姿,调整枕头高度等方式来改善。
2、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颈椎退行性病变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以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如脊髓型颈椎病为椎管狭窄压迫颈髓所致,可出现上下肢麻木,疼痛,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行走不稳感,故患者在行走时有头部发麻的感觉。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的低头,适当活动颈部,不要睡太高的枕头。另外,患者可以通过牵引、推拿等方式缓解症状。此外,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疼痛,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
3、颈动脉或椎动脉疾病
如颈动脉或椎动脉疾病,可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头痛等症状,从而出现脑后枕部疼痛的感觉。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缓解症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
脑后枕部疼痛还可能是因为脑部占位性病变、脑梗死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1-12-22 11:1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而发病。2、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3、由于颈椎间盘向四周膨隆,可将其周围组织(如前、后纵韧带)及椎体骨膜掀起,而在椎体与突出的椎间盘及被掀起的韧带组织之间形成间隙,称韧带间盘间隙,其中有组织液积聚,再加上微细损伤所形起的出血,使这种血性液体发生机化然后钙化、骨化,于是形成了骨赘。椎体前后韧带的松弛,又使颈椎不稳定,更增加了受创伤的机会,使骨赘逐渐增大。骨赘连同膨出的纤维环,后纵韧带和由于创伤反应所引起的水肿或纤维疤痕组织,在相当于椎间盘部位形成一个突向椎管内的混合物,就可能对脊神经或脊髓产生压迫作用。钩椎关节的骨赘可从前向后突入椎间孔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椎体前缘的骨赘一般不会引起症状,但文献上也有这种前骨赘影响吞咽或造成嘶哑的报告。脊髓及神经根受压后,开始时仅为功能上的改变,如不及时减轻压力,逐渐会产生不可逆的变化。因此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4、颈椎病发病机理:(1)颈椎退行性改变。(2)外伤因素。(3)慢性劳损。(4)寒冷、潮湿。补充说明:颈椎病主要因为颈椎间盘和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样,不能单纯用机械压迫因素来解释,还有血管因素和化学因素在起作用,因而引起水肿及炎症引发或加重了神经症状。
常见检查: 脊柱MRI
就诊科室:神经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利马前列素片
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直腿抬高试验正常,有间歇性跛行)患者的主观症状(腰部和下肢疼痛及麻木感)。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
主要用于:①消化性溃疡出血。②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和应激状态下溃疡大出血的发生;③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