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排便障碍> 老年人排便障碍的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老年人排便障碍可能是由于便秘、肠道菌群失调、巨球蛋白血症、结肠癌、直肠脱垂等病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便秘
由于年龄增长、饮食不当等原因导致胃肠功能减弱,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而变得干燥坚硬,从而引起排便困难。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和适量饮水来改善便秘症状。例如,可适当食用芹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肠道菌群失调
由于年龄因素导致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正常排泄功能。补充益生菌制剂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
3.巨球蛋白血症
由于浆细胞恶性增殖,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影响到肠道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出现排便不畅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烷化剂进行化疗,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
4.结肠癌
结肠癌是指结肠上皮组织发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在炎症因子刺激下会导致局部水肿、充血,甚至形成溃疡面,使肠腔狭窄,继而导致大便排出困难。手术切除病变部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无法耐受手术者,也可考虑姑息性放疗以缓解梗阻。
5.直肠脱垂
主要是因为年老体弱、长期咳嗽、便秘等原因导致腹压增大,造成肛门松弛无力,导致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当直肠前突明显时,粪块积存于直肠壶腹内,压迫直肠壁,使其失去弹性,久之则收缩力减弱,加重排便困难。轻度直肠脱垂可以通过提肛运动加强盆底肌肉力量,重度需经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如直肠悬吊固定术。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指诊和腹部超声波检查,监测排便习惯和频率的变化。必要时,还需完善电子结肠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2-24 21:0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便秘 (大便秘结,大便难)

便秘(senile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可见于年轻人,但是老年人更常见,约1/3的老年人可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推荐医生更多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陈洪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檀心广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米永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李福祥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胡志方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