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儿手足口病可能是由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柯萨奇病毒B型感染、埃可病毒感染、疱疹性咽峡炎-肠道病毒71型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
柯萨奇病毒A型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当患者的手、脚和口腔黏膜被病毒污染后,会导致局部出现红斑、丘疹等皮损。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2.柯萨奇病毒B型感染
柯萨奇病毒B型感染时,病毒侵入血液循环中发生全身播散,引起以手、足、口腔为主要部位的皮肤、黏膜损害。针对柯萨奇病毒B型感染,患儿可以遵医嘱服用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抗病毒治疗。
3.埃可病毒感染
埃可病毒感染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反应,在受累器官形成小血管炎和坏死区,从而引起手足口病的症状。对于由埃可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患儿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例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干扰素α进行抗病毒治疗。
4.疱疹性咽峡炎-肠道病毒71型感染
肠道病毒71型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飞沫传播,进入人体后可选择性地侵犯神经系统细胞,造成脑干神经元严重受损,进而诱发一系列临床表现。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通常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5.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亲神经性和亲皮肤性的特点,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当病毒再次活化时,可能会引起手足口病的发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口服伐昔洛韦片。
建议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以评估恢复情况。必要时,可进行血液学检查、便常规和潜血试验以及特定病毒检测,以排除其他潜在的感染源。

2024-01-06 03: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每年4-9月是高发季节。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