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小板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的原因
补充说明:血小板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的原因
2021-07-10 00:35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片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血小板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可能是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而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此时骨髓造血干细胞无法正常分化成熟,巨核细胞发育也受阻,因此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是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主要方法,如口服甲钴胺片、叶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时,机体铁储备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导致红细胞体积变小,出现RDW升高的现象。此外,缺铁还会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和稳定性,进一步加重RDW升高。补铁治疗是纠正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膜结构异常,使其易于被脾脏破坏。这会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其中一些可能是不成熟的,进而导致RDW升高。对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贫血症状。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造血细胞发育异常,包括巨核细胞。这些异常细胞通常不能正常成熟并释放到外周血液中,导致血小板计数下降和RDW增高。骨髓移植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捐献者提供的健康骨髓来替换患者受损的骨髓。
5.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时,由于脾脏对血液的过滤作用增强,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从而引起RDW值偏高。同时,脾脏还会过度破坏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降低。脾脏切除术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方法,手术后可以减轻脾脏对血液的过滤作用,缓解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做血涂片镜检、铁代谢检查以及骨髓活检等进一步的检查。
2024-04-11 12:47
举报血小板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生理性增高、外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1、生理性增高
如果患者进行剧烈运动或者是情绪过于激动等,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患者适当休息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2、外伤
如果患者受到外伤,可能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受到抑制,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2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患病以后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羟基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能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1-09-27 14:5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总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临床表现皮肤红紫、头昏、头晕、头痛、高血压、肝脾肿大,严重患者可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出血、梗塞等。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羟基脲片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有效,并可用于对马利兰耐药的CML;2、对黑色素瘤、肾癌、头颈部癌有一定疗效,与放疗联合对头颈部及宫颈鳞癌有效。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福乃得维铁缓释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