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神经源性膀胱是怎么引起的
补充说明:神经源性膀胱是怎么引起的
a******W 2021-07-11 00:1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神经源性膀胱可能是由神经损伤、脊髓病变、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脑梗死后遗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导致神经传递功能障碍,影响膀胱和尿道肌肉的正常收缩和松弛,从而引起排尿困难。可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如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
2.脊髓病变
脊髓病变是指脊髓组织发生结构改变,包括炎症、肿瘤、外伤等,当病变累及到脊髓的排尿中枢时,就会出现排尿异常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3.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神经髓鞘,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受阻。膀胱和尿道的功能由大脑中的运动皮层控制,因此受损可能导致排尿问题。患者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等。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神经细胞内积累过多的葡萄糖,进而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代谢,使神经纤维受损,最终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水平,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
5.脑梗死后遗症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而形成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如果发生在支配膀胱括约肌的部位,则会引起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针对脑梗死的后遗症,通常需要采取物理疗法和职业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建议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评估,包括膀胱容量测定和残余尿量监测,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MRI扫描,以监测病情变化。
2024-03-04 06:0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正常的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根据逼尿肌功能分为两类:1、逼尿肌反射亢进;2、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一类由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常同时伴有膀胱尿道功能的协调性失常。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产生复杂的排尿症状,排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多发人群:成年人
典型症状: 尿急 排尿不畅 逼尿肌反射亢进 上尿路结构和功能损害 无尿
临床检查: 尿急 排尿不畅 逼尿肌反射亢进 上尿路结构和功能损害 无尿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