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臭汗症症状
补充说明:臭汗症症状
a******W 2021-07-11 00:1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臭汗症的症状包括出汗异常、体味异常、腋毛癣、色素沉着、皮肤炎症等,通常由细菌过度繁殖引起。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出汗异常
由于遗传因素导致患者体内存在易感基因,使大汗腺细胞分化和分泌功能出现异常,进而表现为出汗异常。主要表现在腋下、外阴等部位,这些地方的大汗腺分布较多。
2.体味异常
体味异常通常由细菌分解汗液产生异味所致。当患者患有臭汗症时,会导致汗液被分解的速度加快,从而引发体味异常的情况发生。上述情况多见于腋窝、足部等部位,因为这些区域通常有较多的汗腺分布。
3.腋毛癣
腋毛癣是由纤细棒状杆菌感染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可通过共用毛巾等方式传播,不注意个人卫生会增加患病风险。本病好发于腋毛处,也可累及其他毛发,如胡须、睫毛等。
4.色素沉着
色素沉着是由于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或酪氨酸酶代谢障碍导致的,与长期日晒、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常见于经常受到摩擦或压迫的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腹股沟等。
5.皮肤炎症
皮肤炎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细菌或真菌感染、过敏反应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穿着紧身衣物导致局部摩擦加剧。炎症通常发生在汗腺丰富的区域,如腋下、乳房下皱襞等,可伴有红斑、瘙痒等症状。
针对臭汗症的症状,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真菌检测和激素水平测定。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外用药膏如氯化铝溶液、除臭剂等,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激光去除汗腺。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以减少症状的发生。
2024-02-09 13:2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小汗腺 成人皮肤小汗腺有200~500万个,平均每平方厘米有143至339个。手足掌最多,每平方厘米约有620个,大腿部最少每平方厘米只有120个。小汗腺的活动受交感神经支配,主要是胆碱能纤维。实验证明,局部注射乙酸胆碱可引起小汗腺大量分泌汗液。局部注射肾上腺素也可引起汗腺分泌增加,排出少量汗液。正常人汗腺分泌与温度、运动量、精神因素有明显关系。汗液成分99%为水分,1%为固形成分,含有机物质尿素及乳酸最多;无机物质以氯化钠最多,此外有钙、镁、磷、被。汗液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类。汗的相对密度为1.001~1.006、pH为5.5+ 0.5。影响小汗腺的分泌因素有:①温度高低;②精神因素;③药物如阿司匹林;④饮食如吃辛辣食物、喝热汤;⑤疾病如患肺结核的盗汗等。 2.大汗腺 分两种排除通路,一是开口于毛囊,一是开口于皮肤。汗液成分一是水,二是固形成分包括铁质、有臭物质、有色物质如黄色、棕色、绿色、青色、红色、黑色。可在腋部形成色汗。 汗腺尚有散热降温调节体温、滋润皮肤用除药物、及代谢产物以减少肾功能负担 一、先天性遗传性 1.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性无汗症。 2.Riley-Day综合征(失水性干燥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多汗症。 3.Spanlang Tappeiner综合征(脱发、多汗。舌状角膜混浊综合 征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精神及神经损伤因素 1.多汗症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神经性刺激引起。 2.汗疤疹 精神因素为重要原因。 3.鼻红粒病 可能为血管舒缩神经障碍。 三、疾病引起 1.盗汗症 多见于肺结核患者夜间盗汗。 2.干燥综合征 全身无汗症。 3.局部无汗症 见于先天性鱼鳞病;系统性硬皮病;麻风病;慢性放射性皮炎;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空洞症。 4.血汗症 见于血友病及鼠疫。 四、药物引起的色汗症 当注射亚甲蓝可使汗液呈青色,服碘化物可使汗液呈淡红色,内服氯苯吩嗓可使汗液呈红色。 五、由细菌与汗液中有机物质混合作用 如臭汗症多见于腋窝大汗腺部。 六、尿素汗症。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内科
盐酸布替萘芬喷雾剂
适用于浅部皮肤真菌感染,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足癣、体癣、股癣。
甲泼尼龙片
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替代药品。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应症,详见说明书。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
主要用于敏感真菌所致的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及花斑癣等。
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
用于 40 岁以上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妇女,缓解和改善由于缺乏雌激素、孕激素、钙和维生素而引起的症状: 1.潮热汗出、烦躁失眠、骨质疏松、肌肉关节疼痛。 2.皮肤干燥、搔痒、皱折、色素沉着、老年斑出现、眼睛干涩。 3.心悸、胸闷气短、高血脂、更年期冠心病、更年期血压波动; 4.月经紊乱、外阴搔痒、阴道炎、性交痛、性器官衰退等。 5. 也可以用于非恶性肿瘤行子宫、卵巢切除术后和其他原因引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