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普内科> 免疫力低下低热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免疫力低下伴随低热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建议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医生可能会询问相关症状如发热、倦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以及夜间盗汗等。
1.发热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可能导致感染控制不力,从而引发持续性低热。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导致体温上升,通常伴有出汗和心率加快。
2.倦怠
由于机体免疫状态不佳,无法有效对抗病原体入侵,此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消耗大量能量来应对感染,进而出现乏力的现象。当患者存在免疫低下时,会导致身体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外界细菌或者病毒等致病菌侵袭,使机体发生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下就会出现上述不适症状。
3.食欲减退
可能是由于免疫细胞参与了针对感染的免疫应答,这些细胞会释放各种信号分子,其中一些分子可以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如促进胃肠蠕动增加,减少食物吸收,从而导致食欲减退。此症状可能伴随恶心呕吐,是免疫系统对体内感染或其他病理状况的一种生理反应。
4.体重下降
如果自身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在患病期间可能会因为反复感染而出现长期腹泻的症状。若未及时处理,则会导致营养物质丢失过多,继而导致体重明显减轻。体重下降往往伴随着慢性腹泻或消化不良,这进一步加剧了营养吸收障碍。
5.夜间盗汗
盗汗可能由免疫系统的压力响应引起,以抵抗潜在的威胁,睡眠中体温调节失衡导致出汗增多。此外还可能伴随潮热,这是绝经期常见症状之一,但也可见于其他健康问题。
针对免疫力低下的低热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等血液学检查以及结核菌素试验等特异性检测。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2024-01-26 00: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烧 (低热)

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0℃,就是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高。但这些都不属于低热范围,而是正常的生理变动。

  • 症状起因:引起患者长期低热的原因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三类:首先是感染性低热,这种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约占40%左右,而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结核菌感染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艾滋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及病毒等引起的长期低热也较常见。其次是非感染性发热,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再次是功能性发热,多见于青年女性和3岁以内的儿童,上午以发热为主,也可能伴随有出汗、手颤、失眠、乏力和不想吃饭等。

  • 可能疾病: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急性浅表性包皮龟头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乙肝 阴疮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