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的十大原因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心脏骤停的十大原因包括心室颤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严重电解质紊乱等,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1.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是指心室快速而不协调地收缩,导致有效的心脏泵血功能丧失。这种不规则的节律会导致血液无法有效地被泵出心脏,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和脑部缺氧。心室颤动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人员应尽快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对患者进行电击复律。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壁出现脂肪沉积、斑块形成,使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影响心肌供血。当心脏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时,会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进而导致心脏骤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导管将阻塞的动脉打开或放置支架以恢复血流。
3.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引起,导致部分心肌因缺乏血液供应而死亡。受损的心肌细胞不再能够产生电信号,这可能导致心跳停止。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可以溶解已形成的血凝块,恢复血流通畅,防止进一步的心肌损伤。
4.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内膜与中膜分离,沿主动脉壁纵行剥离,形成真假两腔的病理状态。病变累及心脏大血管会引起严重的循环障碍,导致心脏骤停。手术治疗是解决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包括开放修复术和微创介入治疗。
5.严重电解质紊乱
严重电解质紊乱可干扰神经传导和心肌兴奋性,导致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室颤等,这些都可能引起心脏骤停。纠正电解质异常需首先确定低钾血症还是高钾血症,然后针对具体情况给予补充电解质溶液或胰岛素疗法。
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包括血脂检测、血糖监测以及必要时的心电图检查,以早期发现并预防相关风险。对于存在心脏基础疾病的个体,推荐佩戴便携式心率监测设备,以便随时监控心率变化,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信号。

2024-03-10 14: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即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多发于40岁以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到。临床表现突然出现胸前区憋闷疼痛,气短、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患者被迫停止活动,轻者能够在数分钟内自行缓解并休息后逐渐恢复正常。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